三弦
三弦:又称“弦子”,三弦是中国传统竖式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三弦因流传地区和用途不同而有很多品种,如小三弦、双面小三弦、板面小三弦、大三弦、短杆大三弦和电三弦等。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扫六合完成统一后,就征发黎民百姓去边疆修筑有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调剂繁重的劳役,我国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栓了丝弦,制成了圆形、皮面、长柄、可以弹拨的乐器,当时称为“弦鼗”。这就是三弦的前身,最早在北方边疆的军队中使用。清代毛其龄《西河词话》曰:“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三弦鼓鼓,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1、三弦起源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扫六合完成统一后,就征发黎民百姓去边疆修筑有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调剂繁重的劳役,我国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栓了丝弦,制成了圆形、皮面、长柄、可以弹拨的乐器,当时称为“弦鼗”。这就是三弦的前身,最早在北方边疆的军队中使用。清代毛其龄《西河词话》曰:“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三弦鼓鼓,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出现过三弦之名,但其型制却不明,唐代十部伎中皆无三弦。
元朝时,三弦盛传于中原,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当时曾称弦索。元王实甫词清沈远曲之《北西厢弦索谱》即以三弦为伴奏乐器。
四川广元罗家桥南宋墓出土伎乐石雕中有演奏三弦的图像,河南焦作西冯村金墓出上有演奏三弦的乐俑,辽宁凌源富家屯元墓壁画中有演奏三弦的图像,说明三弦在宋元时期已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
明代以后,文献记载渐多。明朝王圻《三才图》中的三弦图的形制与今相同。明初,三弦已流传南方各省,江、浙、闽尤为盛行,主要用于北方小曲、杂剧的伴奏。万历年间,江南三弦名家张野塘曾设计一种音箱圆形的小三弦,音乐柔和清宛。
明初福建有36姓人迁徙琉球,多携三弦而行,自此冲绳就有了三弦,琉球称它为“沙弥弦”。1562年(明嘉靖年间),三弦从琉球传入日本。并发展为大、中、小三种形制,共鸣箱蒙以猫、狗皮,并用大拨片弹奏,在日本叫做“三味线”,至今仍为日本声乐曲组歌伴奏,称为“三味线组呗”。
明清两代广泛流行于城乡的《弹词》,其名称就因用弹弦乐器伴唱词话而得名,《清稗类钞》说。“《弹词》家普通所用乐器,为琵琶与三弦二事。
约在19世纪中叶,河北高阳县唱“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把小三弦相应扩大成大三弦,受到北方说唱艺人的欢迎,从此大三弦就流传开来,与小三弦并存。从而使三弦在伴奏说唱音乐方面,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大三弦多用作北方各种“大鼓”曲种的伴奏乐器。而南方的弹词类说唱和昆曲等戏曲乐队、民间合奏等艺种则多般选用小三弦。
清末创造了“三弦弹戏”,能用弦音模拟当时著名京剧演员的唱腔,甚至还能奏出人声、军马声和禽兽飞鸣的效果。民国初年又将“三弦弹戏”发展成“三弦拉戏”,改弹拨为弓奏,与今日的坠琴、擂琴演奏卡戏相似。
现在全国各地,三弦广泛被采用,是说唱曲艺、地方器乐、少数民族歌舞乐之重要乐器。根据统计,全国最少有五十二种以上曲艺、六十种以上戏曲、四种以上少数民族乐种,采用三弦为主要乐器。
现代三弦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我国著名三弦演奏家、教育家萧剑声先生设计、天津市民族乐器厂制造的短杆大三弦问世。这种新型大三弦制订有轻工业部标准,全长112厘米。琴杆长75厘米,琴鼓长23厘米、宽20厘米、厚9厘米,琴杆短、把位近,可发挥快速演奏技巧;置有活动山口,能任意转调;将指板与鼓面接平,音域向上扩展一个八度。适于独奏或民族乐队使用。
其中,琴弦改为钢丝。最近正在研制采用新材料制作的三弦,代替传统的莽皮制品。
形制结构
三弦形制结构
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可分为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琴头、弦轴、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等组成,有些加装转调移位山口。
琴头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
琴杆为半圆形的柱状体,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胶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三弦最显著的特征是琴杆无品格。
琴鼓又叫鼓子或鼓头,是三弦的共鸣箱,鼓框椭圆形,两面蒙蟒皮(亦有蒙木板者,日本蒙猫皮,叫三味线)。
琴马置于蟒皮*。
琴弦使用丝弦,从高音弦起依次为外弦、中弦和内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内弦用老弦。琴弦的一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3个弦轴上。近年来三弦开始使用尼龙钢丝弦。
2、制作方法
宋广宁师傅在做琴
三弦琴鼓的框板用硬重的乌木、紫檀、红木或花梨木制作,以红木为好。琴鼓两面蒙皮可用蟒皮、羊皮、骡马皮或其他膜料,以用蟒皮为好,以选大蟒中段、青花白地的最佳。
三弦琴鼓很大,实际共鸣箱很小,这是造成三弦发音干尖、余音短、个性太强的主要原因。70年代初,有人将框板改薄,使内腔呈椭圆形,既扩大了空气容积,又起到了拢音作用。
琴杆多使用银杏、沙榆、樟、楠、椴、楸或杨木作后背,用红木、紫檀或乌木作指板,既耐磨、不易变形,又重量轻、便于演奏。
琴头用料以轻的为佳。
三弦的琴杆原为实心、粗细基本相同,现改革成上细、下粗(加宽),并将杆内挖空(挖好后再胶指板),使其与琴鼓相通,不仅可减轻琴杆重量,而且还可增大共鸣腔,从而使三弦的音色得到改善。
在三弦改革中,琴杆的长短很重要,直接关系着三弦的特性和指法方便与否。经过试验,弦长86厘米效果较好。
3、三弦定音
三弦有多种定弦法,民间一般定成“硬中弦”或“软中弦”两种,而以“硬中弦”最常用。
“硬中弦”是中弦与里弦为五度关系,外弦与里弦为八度关系;“软中弦”是中弦与里弦为四度关系,外弦与里弦为八度关系。三弦的音域一般为3个八度,它发出的音量宏大,音色清脆、明亮而浑厚。
1964年*音乐学院王振先(江苏1933-)研制四弦三弦,定音EADG。
1976年王振先再研制四弦三弦,定音GBDG。
演奏三弦,左手按弦,右手指弹弦或用拨子拔弦,其指法都源于琵琶。由于三弦琴杆无品,弹奏旋律时音域间高低变化*,可奏出各种滑音,在所有说唱、戏曲和歌唱伴奏中,都能很好地起到衬托作用,在转调和演奏有半音的乐曲时尤为灵活,最宜于演奏抒情的旋律和激昂的曲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4、常用种类
中国许多民族都使用三弦。蒙古族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的三弦,形制和汉族的大三弦完全相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流传着汉族的大、小三弦,尤其是小三弦,不仅南路壮剧乐队使用,在靖西、德保的莫伦演唱中也作为伴奏乐器。云南哈尼族的三弦也有大小两种,大的叫“干玛桌”,小的叫“弦干”,构造与汉族三弦相似,但琴鼓蒙以猪膀胱或竹笋壳,首色低沉,弦用肠衣制,用指弹拨,不但独奏曲调很多,还常用于器乐合奏。
三弦因流传地区和用途不同而有很多品种,如小三弦、双面小三弦、板面小三弦、大三弦、短杆大三弦和电三弦等。
南音三弦南音三弦,简称南弦,是曲弦的一种,流行于闽南和*一带的小三弦,因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而得名。
南音三弦系高音乐器。它的结构和全国通用的三弦基本相同,全长98厘米。琴头造型古朴,有的呈扁铲式,但棱角较圆;有的雕刻出兽头。琴杆用乌木、琴鼓框板用荔木等质硬木材制作。共鸣箱外型多为圆角长四方形,也有的制成八角,其共鸣箱内膛比一般的小三弦为大。三条琴弦采用丝弦,由低到高分别称为母线、中线或子线。定弦为(a、d1、a1)。发音较暗,音色较柔和。
南弦演奏方法与一般三弦相似,但有独特的指法、名称和记谱符号,基本上与南琶相同。在民间音乐福建南音的合奏中,经常演奏与南琶相同的旋律,有时二者呈八度音程关系脱互配合,音响效果良好。
大三弦、小三弦、电三弦
大三弦:又叫“大鼓三弦”或“书弦”,全长约115公分左右,以伴奏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而得名。它是中音乐器,也可作低音乐器使用,音色浑厚而响亮,多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如鼓书、弹词、单弦之伴奏和曲剧,吕剧等地方戏曲伴奏,并可独奏或参加器乐合奏。在曲艺伴奏中常居于主弦地位。
近年来经改革已试制成功适合民族乐队使用的短杆大三弦。它在保持大三弦的特点下,缩小了指板尺寸,琴杆短、把位近,有利于发挥快速演奏技巧,由于装置可滑动的活动山口,能够任意转调,不但适合伴奏、合奏,更适用于独奏。
小三弦:又称“曲弦”,全长约90公分左右,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因为流传在南方,又有“南弦”、“南三弦”之称。它是高音乐器,音色明亮而清脆,多用于南方的评弹等说唱音乐的伴奏和江南丝竹、十番锣鼓、潮曲、南管、等器乐合奏,并适于为昆曲、京剧、豫剧等地方戏曲伴奏。广东音乐、昆曲和苏州评弹中所用的小三弦都有差异,它们分别适应于各自的特色。
80年代初研制成功为评弹伴奏的双面小三弦。琴鼓两面都张琴弦,正反面皆可弹奏,一面定成低调门为男腔伴奏,另一面定高调门为女腔伴奏。在河南戏曲(大平调、大弦戏和豫剧)音乐伴奏中,广泛使用着一种板面钢弦小三弦,发音清脆、粗犷,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除为唱腔伴奏外,还能在戏剧中模拟风声、水声和彩蝶飞舞等特殊音响效果。
三弦在民间伴随曲艺音乐的流传,已有极深厚的演奏技巧基础,但一般说来,三弦的音色尖锐明亮突出,音准因杆长及无品格的关系较难掌握,故小三弦虽仍普遍用于江南丝竹等传统丝竹音乐中。但现代民乐团中,多以中阮取代,只偶而采用大三弦作低音乐器使用。民间大量曲艺音乐,仍继续以大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
电三弦:于80年代研制成功。保持了传统三弦的民族风格,在琴鼓正面的蟒皮内腔里,附有一层楸水薄板,起安置拾音器和使音波反射的作用。电三弦具有音量大、余音长、音色柔美、表现力强的优点,既能演奏传统乐曲,又能模拟琵琶和电吉它等乐器的音色,滑音效果与夏威夷电吉它相似,演奏抒情乐曲很有艺术表现力。
5、其他种类
苗族三弦
苗族三弦是苗族弹拨弦鸣乐器,苗语称三线,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等滇、桂、黔三省交界的广大苗族地区。形制与蒙、满、汉、拉祜和傈僳等族的三弦有显着差异,共鸣箱不是饼形的,而是呈圆筒形,其构造却与滇东路南、弥勒、泸西等地彝族支系阿细、撒尼人使用的彝族大三弦相似。发音清脆明亮,常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最擅于弹奏轻松活泼、优美抒情的曲调。苗家青年常用以弹奏自娱,它还经常与当地流行的苗族月琴(又称弹琴)在一起重奏带有多声部的乐曲,月琴奏出高音声部,三弦弹奏低音声部。每逢农历正月,在苗族传统的“跳坡”活动中,它又是群众歌舞和娱乐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
彝族中三弦
彝族中三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音色柔和,用于器乐合奏或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曲靖地区路南彝族自治县、宜良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泸西等地,是彝族支系阿细、阿哲、撒尼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
演奏彝族中三弦时,将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腰胯右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弦发音。拨片木或竹制,尺寸较大三弦的稍小。中三弦常按五度、四度关系或四度、五度关系定弦,里、外弦为八度关系,定弦比大三弦高四度,常定弦为:f、c1、f1或g、c1、g1。发音圆润、音量较大,音色柔和丰满。演奏中常用扫弦技法,可增强节奏感和欢乐气氛。彝族中三弦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是彝族青年男女跳乐时离不开的弹弦乐器。小伙子们常边弹边舞,有时要使用两件中三弦一起弹奏,并有其它彝族民间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节奏鲜明,气氛热烈。
彝族大三弦
彝族大三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彝语称二合亚莫、三弦亚莫、达达。彝语“二合”为三弦、“亚莫”为大,直译为大三弦。历史悠久,形体硕大,音色浑厚,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曲靖地区路南彝族自治县、宜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泸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等地,是彝族支系阿细、阿哲、撒尼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
彝族大三弦可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期间,经过改革的大三弦,参加了彝族民间器乐《接亲路上》的合奏,它那浑厚而低沉的音响,不仅成为乐队音响的基础,而且还与其它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浑然一体。在彝族民间传统歌舞“跳乐”伴奏中,要同时使用多件大三弦,乐队中还有中三弦、小三弦、四弦、月琴、勒胡、小鼓、钹、锣、和金钱棍等一起参加演奏。乐曲有:《迎春舞曲》和《阿细青年舞》等。
拉祜族小三弦
拉祜族小三弦是拉祜族弹弦乐器。流行于云南澜沧和孟连等拉枯族地区。
拉祜族小三弦外形与彝族小三弦相似,但形制较小。整个琴体用枫木或其他硬质木材制成。全长53厘米左右,琴杆和琴头较宽,琴头顶端向后弯曲呈弯月形。琴鼓为扁状椭圆形共鸣箱,蒙以蛤蛴皮或羊皮。装三个弦轴,张三条丝弦。依次按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音色清亮、优美。颇受拉祜族男女青年喜爱,常在倾诉爱情时演奏。
近年来,拉祜族小三弦经过改革,出现了电扩音小三弦,增强了表现力,可参加乐队合奏,音色柔美、动听。
傈僳三弦
傈僳三弦,是傈僳族、景颇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族有的地区也泛称为其伯。景颇族称玎。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保山地区腾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龙陵、盈江,临沧地区镇康和思茅地区西盟等地。
演奏傈僳三弦时,将琴绳或琴带套于颈项,琴体斜挂于胸前,琴箱置于右腹处,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拨琴弦发音,也有只用食指弹拨的。傈僳三弦常以四度、五度关系定弦,即内、中两弦为四度关系,中、外两弦为五度关系,如定成d、g、d1;e、a、e1和g、c1、g1等,临沧地区镇康县将这种定弦法称为“硬调”。“软调”则定为同度、五度关系,即内、中两弦为同度关系,中、外两弦为五度关系,如定成d、d、a;g、g、d1;a、a、e1和c1、c1、g1等。傈僳三弦音色明亮柔和,可用于独奏、齐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傈僳人常用以弹奏自娱或在《三弦舞》“打歌”中用于边弹边舞。
龙头三弦
龙头三弦,是白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琴首饰以龙头而得名。白语称匈子加,流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等地。
演奏龙头三弦时,可采用坐姿或立姿,将背带挂于颈项,琴体横置于腰际,琴箱近右胯处或右大腿上,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托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右手食指套中空锥形牛角尖或绑一竹制拨片弹拨琴弦发音。龙头三弦的定弦、中弦、里弦为五度或四度关系,外弦、里弦为八度关系,规格较大者常定弦为:d、a、d1;规格较小者常定弦为:e1、a1、e2。音色圆润而深沉,音量较大。左手有滑音、揉音、打音、和音等奏法,常使用大幅度“滑揉”技巧;右手有弹挑、滚轮和扫弦等技法。龙头三弦主要用于白族说唱和民歌伴奏,也用于独奏或合奏。它是白族说唱音乐“大本曲”和“本子曲”专用的唯一伴奏乐器,也是白族青年男女唱山歌、对调子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
6、三弦使用
三弦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弹弦乐器,它不仅可以独奏和参加民族乐队合奏,还多用于说唱和戏曲的伴奏,尤其在说唱音乐的伴奏方面,演奏技巧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在北方,各种鼓书,如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大鼓、东北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北京单弦、天津时调和陕北说书等,以及曲剧、吕剧、豫剧、山西梆子、评剧和京剧等,三弦都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在南方,多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常州丝弦、十番鼓和十番锣鼓等乐种的器乐合奏,昆曲、越剧、粤剧等地方戏曲和评弹等说唱音乐也都少不了三弦。
三弦因琴鼓两面都蒙以皮膜而声音特别独特动听,演奏三弦时采用坐姿,两腿自然分开,左腿稍向前伸,或将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置于右腿上,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轻扶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手势呈龙爪式,右手用拇指、食指持拨片或戴骨制指甲弹拨琴弦发音,其余三指握于手心,也可用五指弹奏。三弦有多种定弦法,民间一般定成"硬中弦"或"软中弦"两种,而以"硬中弦"最常用。"硬中弦"是中弦与里弦为五度关系,外弦与里弦为八度关系;"软中弦"是中弦与里弦为四度关系,外弦与里弦为八度关系。
民族乐队或独奏,三弦也定成"硬中弦",如定成C、G、c,D、A、d、或G、d、g等。音域一般为三个八度。三弦的音色,高音坚实清脆,中音明亮圆润,低音丰满浑厚。音量较大。左手技法有板、粘、揉、扣、滑等,右手有弹、挑、双弹、双挑、滚、分、扫、砸、搓儿等技法。可自如地演奏大、小三度,纯四、五度和八度等双音,还可演奏三音组成的和弦,并可转调演奏。由于三弦琴杆无品,弹奏旋律时音域间高低变化*,可奏出各种滑音,因此在所有的说唱、戏曲和歌唱伴奏中,都能很好地起到衬托作用,尤其在转调和演奏有半音的乐曲时更为灵活,最宜于演奏抒情的旋律和激昂的曲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小三弦,分称“曲弦”和“评弹小三弦”,曲弦因以前伴奏古典戏曲“昆曲”而得名,现流传在南方,所以也有"南弦"之称。它是高音乐器,音色明亮而清脆。适于为昆曲、京剧、豫剧等地方戏曲伴奏。"评弹小三弦"多用于南方的评弹等说唱音乐的伴奏和江南丝竹、十番鼓、十番锣鼓等器乐合奏,虽同属小三弦,广东音乐、昆曲和苏州评弹中所用的又都有差异,它们分别适应于各自的特色。
7、三弦演奏
三弦的音色,高音坚实清脆,中音明亮圆润,低音丰满浑厚。音量较大。左手技法有板、粘、揉、扣、滑等,右手有弹、挑、双弹、双挑、滚、分、扫、砸、搓儿等技法。可自如地演奏大、小三度,纯四、五度和八度等双音,还可演奏三音组成的和弦,并可转调演奏。
由于三弦琴杆无品,弹奏旋律时音域间高低变化*,可奏出各种滑音,因此在所有的说唱、戏曲和歌唱伴奏中,都能很好地起到衬托作用,尤其在转调和演奏有半音的乐曲时更为灵活,最宜于演奏抒情的旋律和激昂的曲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周万春”以善制三弦而闻名与江南一带,特别是“评弹小三弦”,深受广大评弹专业演奏员和爱好者的喜欢,在评弹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著名评弹艺术家徐云志特别为周万春乐器号编写弹词开篇在每场演出前宣传演唱。“周万春”的三弦及二胡已被多家博物馆及器乐爱好者所收藏。
8、代表人物
萧剑声,男,1928年10月出生,湖南省人。1952年毕业于中南部队艺术学院。现从事民族器乐三弦专业。1952-1953年中南部队艺术剧院队员,1954-1965年总政文工团歌剧团团员,1964至今,现丰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教授,发展了三弦的演秦技法,使之成为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总结出科学的演奏理论与教学理论。创作、改编了一批三弦独奏曲,创建了系统的教材,培养了一批演奏家及专业教学人才,两项三弦乐改成果,获文化部科技成果奖。
9、日本三弦
日本三味线
三味缐(しゃみせん)shamisen
三味线(日语:三味缐(しゃみせん),shamisen)是日本的一种弦乐器。
起源
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的三弦,大约成形于15世纪左右。中国的传统乐器三弦经过琉球王国(现在的冲绳),产生了早期的冲绳“三线”,之后传到日本本土,逐渐成形。而早期的冲绳三线后来又受本土三味线的影响被改良成现在的冲绳三线。
注意:在日本传统音乐界中,也直接称"三味线"为"三弦(さんげん,sangen)",而把中国的民族乐器"三弦"直接音译称为"三弦(サンシェン,sansyen)"。但在中文中由于只采用汉字会将二者混淆,因此一般只称日本的民族乐器为"三味线"。
发展
传入日本的三味线作为伴奏音乐实现了两个体系的发展。一个是最初把三味线弄到手的琵琶法师们长年表演的说唱故事。净琉璃系的所谓的义太夫节、一中、河东、宫薗、常磐津、清元、新闪流派(以上的流派都在说唱中加入段落),以及说经节、浪曲合并形成的巨大的潮流。另外一个是歌谣,或者说是和歌也极为繁荣,所谓的土歌、长谣、荻江节、端谣、歌呎、小呗流派也纷纷产生。
构造
基本分为“天神”(缠弦的部分),“琴杆”和“琴身”三部分。
琴杆:采用木材。高级的用印度产的红木、紫檀,廉价有南亚、东南亚产的"花梨"等木材。为了便于携带,一般都是由三截拼接而成的,分别称为"上杆""中杆""下杆"。与此相对,不能分成三截的琴杆称"长杆"。由于琴杆是光滑的,不像吉他等其他弦乐器有把位标记,因此在入门时培养左手对把位(称为"勘所")的感觉很重要。
琴身:四方形,正反面蒙上猫皮或狗皮。传统制法使用一整张猫皮,因此在三味线表面可以看见左右对称的黑点,这实际上是猫腹部的乳头的痕迹。由于猫皮高价难求,故也使用狗的背部的皮制作,但是狗皮三味线表面的黑点是故意画上去的,成为一种装饰。
一般采用丝弦,也有用尼龙材料的。数量为三根,从粗到细依次称为“第一弦”“第二弦”“第三弦”。
演奏时需要拨子。拨子成银杏叶形,低级的塑料制成,高级的采用象牙。具体的大小形状根据流派,音乐和演奏者的习惯不尽相同。
种类
根据形状大小可以分"细杆""中杆"和"粗杆"三类。顾名思义,粗杆最大,细杆最小。根据流派,可以分为以下各种:
☆长歌三味线:采用细杆,象牙拨子,用于歌舞伎音乐等
☆义太夫三味线:用粗杆,使用大而厚的拨子,用于净琉璃
☆常盘津三味线:用中杆
☆清元三味线:用中杆
☆地歌三味线:用中杆,由于高音部分较多,琴杆与琴身连接部分和其他三味线不同。使用"津山"拨。
☆津轻三味线。源于日本北部津轻地区,采用粗杆,用于津轻民谣。
☆其它
演奏
姿势:基本姿势是将琴身靠在右大腿上,左手根据按弦,右手用拨子拨击发生。传统上,演奏者一般"正座",即臀部坐在后脚跟上的跪坐姿势。现在也经常直接坐在普通椅子上。
技巧:基本技巧,左手有按弦,拨弦,柔弦;右手有拨,钩,反拨等。比如津轻三味线的演奏中,右手拨弦的力度很大,甚至有人戏称"津轻三味线不是弦乐器,而是打击乐。"
调弦
三味线常用的基本定调的调弦法有
“本调子”:第二弦比第一弦高4度,第三弦比第一弦高8度。如从一到三依次为C,F,C
“二上”:即在"本调子"的基础上把第二弦调高一度,第三弦不变。如从一到三依次为C,G,C
“三下”:即在"本调子"的基础上把第三弦调低小一度,第二弦不变。如从一到三依次为C,F,bB
实际音高可以根据演奏者,乐曲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最常用的"本调子"一般采用D,G,D。在一些乐曲中途会改变定调方式,需要演奏者临时调整,如从"本调子"转为"二上"调。而且在演奏中,弦容易松动造成音高不准,也需要及时调整。这就是三味线演奏中经常可以看到演奏者调弦的原因。
价值
日本民族传统乐曲中,有很多流派的作品保留至今,并发展成各种形式。也有很多新民乐主义者(如吉田兄弟)创作出很多现代曲目。作为日本的传统乐器,三味线有着很高的地位,亦有着很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冲绳三线
冲绳的三味线称为“三线”(日语:三缐(サンシン),sanshin),广泛流行于冲绳诸岛。琴身日本本土的三味线小,采用黑檀涂漆琴杆和印尼的蛇皮,使用水牛角做成的小拨子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