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音鼓
能调音的打击乐器。鼓身用铜制成碗形或壶形,鼓面用羊皮或塑料蒙成。可由鼓身周围的金属键或脚踏装置来调节。不同的鼓棒在不同部位敲击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还可通过踏脚板进行演奏。
1、乐器介绍
定音鼓
2、定音鼓的历史
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纳嘎拉鼓,17世纪传入欧洲以来,就一直是交响乐队中打击乐声部的固定乐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乐器,也适于其他各类乐队。定音鼓在规格上分为大、中、小三种,在交响乐队中通常设置三到四个,由一名乐手演奏,可达到鼓声本身的和声效果。从表面上看,定音鼓几乎算是最易演奏的乐器了,但实际上鼓手需要相当大的自信和时间感才能成功地驾驭它。鼓手经常要默默地静坐若干时间,随后数着章节,在非介入不可的当口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击,稍有差错便会人尽皆知。
3、定音鼓的发展
定音鼓
定音鼓有固定音高,是最早进入管弦乐队的打击乐器。其形制为金属制铝形鼓身,单面蒙皮,设有音高调节装置,用调节鼓面张力的方法调节音高。最早的调音装置是用于调控鼓圈周围的调节螺旋以松紧皮膜,这种调音方法调音速度慢,不能适应快速变音的要求。第二代定音鼓是在鼓身的底部安装螺旋,通过设置在鼓身内部的杠杆装置来连结鼓圈和底部的螺旋,转动鼓身即能调音(现在我国的民族定音花盆鼓还在采用这种装置),这种调音方法比手控调音方便,但调音时还不能一步到位,特别在音变化的音程较大时,调音仍需较长的时间,而且调音时要依靠鼓手的听觉去分辨音准的程度。第三代定音鼓改用脚控踏板装置调音,通过一套特制的杠杆系统,只要踩动踏板就可在该鼓的音域范围内迅速的调整音高,在鼓圈边设置显示音高的标杆,在演奏前,可事先按乐曲所需用的音高调整好标杆上的标示器(一次可设置多音),演奏时即能快速的变换鼓的音高,而且在调音时不影响双手的演奏,这种装置使得定音鼓不停奏就能改变音高。大型鼓可调音的范围为F—c;中型鼓为A—e;小型鼓为bB—f。一般小型管弦乐队配置2—3个鼓(由一个人演奏),中型及大型乐队配置3—4个鼓,由一人演奏,必要时可由多人演奏,例如柏辽兹《幻想交响乐》第三乐章中就需由两个鼓手同时演奏4个鼓。定音鼓的音色柔和、深厚,音量变化幅度大,弱音柔软,强音如雷鸣。定音鼓的基本方法是用单槌击奏,根据乐曲表现内容选择不同软硬程度的鼓槌。用双手交替单击,可以奏出各种复杂的节奏样式,双手同时击鼓可奏出双音,双手迅速的交替击奏称作“滚奏”,很有效果,且可奏出大幅度的渐强或渐弱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