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温州医科大学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11:16:38
...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学校有33个本科专业和1个本硕连读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学团队1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实践教育基地1个、*精品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5个、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2个。在历年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学校毕业生的成绩在全国百余所设有临床医学类专业的高校中一直处于先进行列。

中文名称:温州医科大学

建校时间:1912年

占地面积:1900亩

所属地区:浙江温州

学校类型:医药

办学性质:省属普通高等学

校训:奋发、求实

1、学校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揭牌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4年成为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浙江省*共建高校。

截止2015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56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其中博士研究生106人,硕士研究生2670余人,学历教育留学生650余人。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900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文献225万册。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在浙江省各地设有16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

2、历史沿革


温州医科大学

1912年,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成立。

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公立医药专门学校。

1927年8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

1931年8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1939年8月,更名为英士大学医学院。

1943年,重新复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1947年6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学院。

1952年2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医学院。

1958年8月,从浙江医学院中分离出来,改名为浙江第二医学院。

1958年10月,改名为温州医学院。

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3、教学建设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临床医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10个省重点学科。

4、教学成效

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学团队1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实践教育基地1个、*精品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5个、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2个。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项。在历年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学校毕业生的成绩在全国百余所设有临床医学类专业的高校中一直处于先进行列。

5、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9300余人(含各直属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400余人。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328余人(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2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78人。一批优秀教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特级专家、省“千人计划”、省高校特聘教授、省“151人才工程”等。

6、发展定位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7、院系设置

学校有33个本科专业和1个本硕连读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第二临床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教学现场

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前身是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和儿科系。2000年,学校改系为学院;2002年,学校合并了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和基础学院,成立医学部;2005年,为进一步加强临床教学工作,促进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管理*,成立第二临床医学院(含儿科临床医学院)。学院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浙江省立育英医院为依托,采用“四个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方式。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麻醉学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16个硕士点和眼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3个博士点;设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麻醉危重病学、中医学、康复医学等19个教研室。

学院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为依托,拥有浙江省呼吸疾病诊疗中心和浙江省脊柱外科中心两个省级医疗中心,关节外科中心和临床疼痛治疗中心两个校级中心,有6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和3个省中医药重点专科。目前拥有正高职称教师80人、副高职称201人;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64名。

重点专业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临床医学

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麻醉学

重点学科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儿科学、麻醉学

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儿科学、麻醉学、康复医学、骨外科学、围产医学

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儿科学、妇产科学、临床麻醉学

校级精品课程: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神经病学、麻醉危重病学、病理学、金匮要略

生命科学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

生命科学学院是学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成立的,下设生物系、海洋科学系和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及遗传学硕士点。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其中有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有“钱江学者”、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特聘教授、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享受*特殊津贴。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在学科建设上,十分重视多学科的交叉渗透。2004年8月经浙江省科技厅批准设立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同时设有校级研究所2个。目前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学院参与合作完成的一项科研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口腔医学系

口腔医学系于2000年4月建系并开始招收全日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2002年1月成立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5年获得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温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实行两位一体的管理*,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身的浙江省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00余人。

温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及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发展迅速,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省、厅、市级科研项目。口腔医学院下设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基础、口腔预防、口腔材料和儿童口腔病学八个教研室和口腔医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下设六个实验室和两个研究室,其中综合实验室全部选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产KAVO教学用仿真头模系统主体及配套设备,硬件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附属口腔医院是华东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口腔专科医院之一,拥有大量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和先进的诊治手段。目前,学院具有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等十余所教学实习医院,为口腔医学各个临床学科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药学院

药学院创办于2001年,同年9月开始招收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004年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005年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落户我院;2006年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研究基地、教育部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实验室、浙江省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在我院建立,中药学获批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学院成立,药学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重点专业,2008年中药学专业被评为温州市重点专业,基础课(分析测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列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研成果荣获中国药学会唯一的科技一等奖;2008年药理学与生化药学被评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同年开设制药工程本科专业。

药学院下设药学系、中药学系、实验中心和执业药师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队伍,现有教师89人,其中高级职称28位;博士21位,硕士42位;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

学院目前已与美国路易斯威尔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英国诺华医药集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和有机所、同济医科大学等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各类课题达56项;2007年获得浙江省青年科技奖1项,在国内外专业集刊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0余篇。目前已在天然药物研究、创伤修复、临床药理、神经药理研究、农药解毒研究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院实习基地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已在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等国内知名企业及温州市药品检验所等40个机构成立了实习基地,在天然药物资源丰富的泰顺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温州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等6个区域成立了野外见习基地。

信息与工程学院

信息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学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拥有数字化医学研究所、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所。2008年5月,我校又成为全国新增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是全国首个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医学类院校。

学院目前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379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2006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省抽查中获计算机类第一名。 

学院拥有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6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正、副教授21人,博士后1人,博士5人(含在读2人。优秀教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自然科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温州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温州市跨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培养人选等;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10余项;有多位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指导用书等。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下设体育部和运动人体科学系,承担了学校公共体育教学、群体、竞赛、训练和专业教学等工作。学院目前共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裁判2人,*指导员2人,拥有多功能体育馆2座,室内外体育场地10余万平方米。

学院是浙江省唯一招收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学院拥有设备齐全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保证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学和实验需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依托学校雄厚的医学师资力量,专业课教学由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学校生物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及医学遗传重点实验室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眼视光学院


眼视光学院教学现场

温州医学院是我国率先开展眼视光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学术机构。1978年,在我国首次招收以眼科光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1988年,开设眼视光学专业;1992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建立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1997年建立了眼视光学院;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始和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2002年开始招收七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硕连读学生;2003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建立卫生部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博士点;2007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浙江省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同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现代眼视光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成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获得*教学团队称号;2007年底,眼视光学专业被正式列入浙江省首批普通高校重点专业;2008年,眼视光学专业入选*特色专业建设点。眼视光学学科自1984年至今连续五轮被评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并于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同年经浙江省卫生厅批准成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8人(正高11人),博士学历29人,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视光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子项目,国家“973”子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1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首批*教学团队等数十项各类奖项。目前由学院负责主编并出版的眼视光学五年制本科系列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和眼视光技术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已在全国各大院校推广使用,另有7部教材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附属眼视光医院是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医疗机构,是目前浙江省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作为学院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和学院实行两位一体的管理*。

检验医学院

检验医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6年的医学检验系,现设有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及临床检验诊断学、免疫学2个硕士点。医学检验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和温州医学院特色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是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

学院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拥有一批锐意进取、充满朝气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设有两个校级研究所,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多部全国规划教材;现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秘书长单位,并承办发行《检验医学教育》杂志。

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学校学生活动中心

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创办于2004年。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教学和研究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4.2%,其中高级职称19人;研究生学历(位)占84.4%,博士20人(其中海归博士7人),硕士18人。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近年来获得省厅级教改课题13项,出版和参编各级各类教材45种,获取省级校级精品课程3项。现有温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学实验仪器资金投入达1000多万元,实验室及辅助用房面积1750多平方米。在全省各地拥有专业实习和教学基地27个。

学院已形成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应用心理学、水域科学与环境生态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四大学科研究平台。近年来申报并取得了包括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共达72项;申请并获得国家科研专利项目4项;在国内外发表各种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达40余篇。学院现有三个本科招生专业----预防医学、应用心理学、环境科学。学院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创新人才为宗旨,重视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几年已培养合格毕业生537人,最终就业率达100%,历届毕业生均受到各用人单位好评。目前我院还与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开展应用心理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2+2”本科生联合培养模式。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1998年开始招收护理学专科学生;2001年开始招收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2003年护理学本科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4年护理学专业获浙江省财政厅高校实验室专项资助;2006年获护理学硕士学位授予资格;2007年护理学本科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重点专业,2008年护理专科专业被评为温州市重点专业。目前,学院拥有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硕士、本科、专科,全日制在校生1299名,已成为浙江省集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为一体的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护理学院通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完善。护理实验中心面积达5200余平方米。现拥有配套齐全的妇儿实验室、外科手术室、模拟病房、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健康评估查体实验室、模拟人实验室,急救实验室,康复社区护理实验室等,现代化护理示教室2个。临床实习基地实力雄厚,现拥有上海、广东、山东及浙江省等省内外三级甲等医院实习基地18家。

近几年来,学院的国际与国内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扩大,与泰国东方大学、日本宫崎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美国俄勒冈大学等建立了友好的校际关系,其中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建立了专升本及硕士合作项目。

人文与管理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始建于2001年,学院下设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四个本科专业及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传播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博士4人,近年来学院优秀教师多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承担和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60余项,获得省市厅各级人文社科成果奖10余项。2007-2008学年被评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

学院专业设置和建设立足区域社会市场需求,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发展,培养兼具管理学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发展前景广阔。2005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毕业论文抽检获第一名;学生获浙江省“挑战杯”;温州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奖项20余项,表现出了优异的综合素质。

为拓展学生视野,自2007级学生开始,学院与*义守大学确立了选派交换生的合作协议,学院每年选派5~10名符合条件的学生赴*义守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根据学校院系调整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于2007年7月在原人文与管理学院外语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院现有的英语、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设置并开始招生。英语专业已有毕业生202人,历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6%。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6人。历年来血校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成绩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学院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执教和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

学院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努力拓宽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分别与美国太平洋大学、日本富士常叶大学就英语、日语专业建立课程学分相互认可的“2+2”及“4+1”培养模式。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一体化运作,实行院校合一机制。学院设内科学、外科学等23个临床教研室;学院具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妇产科学、外科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拥有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4个,浙江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3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4个,浙江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1个,拥有1个由外科学、诊断学、急诊医学、影像学实验室等组成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职称人员36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各1人。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项目2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浙江省科技厅课题等项目59项;荣获各类科技奖项120项,其中荣获浙江省人民*科技进步奖12项。

学院下设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三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一类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医学影像学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有外科学、内科学、医学影像学、神经病学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和妇产科学、传染病学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

附属第一医院是浙江省属首批三甲综合性医院,是浙南闽北地区医疗中心。目前开放床位1600多张,设有6个临床诊疗中心,47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附设1所医学研究所和1个外科实验室。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教学现场

基础医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基础部,2000年由基础部、社科部、德育教研室、体育部组建基础学院。2002年12月,在基础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儿科临床学院基础上组建了临床医学部。2004年6月易名为“温州医学院医学部”。2005年7月,撤销“温州医学院医学部”,分设“温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温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现拥有法医系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核医学等教研室,还设有机能实验中心和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现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5个硕士点,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目前,学院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38人,占42%,其中正高占12%,硕士以上比例占65%。

学校是浙江省唯一开设法医学专业的高校。基础医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00名,法医学专业依托6所附属医院和浙江省*机关各刑事技术研究所及多家司法鉴定机构作为实习基地,此外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物证实验室、法医病理实验室、硅藻实验室、法医图像分析实验室、法医毒物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为法医学专业提供了优良的教学和实验条件。

8、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科研项目49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其中3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3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7项。

9、学术期刊

温州医科大学期刊社负责《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温州医科大学学报》、《肝胆胰外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医学参考报-眼科频道》等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报刊)和内刊《检验医学教育》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温州医科大学学报》、《肝胆胰外科杂志》为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以上几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同类杂志前列,目前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国内外数十种权威数据库收录。

10、获奖信息

市厅级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获奖情况 获奖年份
沙门菌快速诊断的生物传感器研制 吕建新,吴文鹤,刘佳明,张杰,彭颖,李祥,陈勇 2013年度温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3
一种用于胃活检组织标本幽门螺杆菌培养用运送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杜季梅、徐昌隆、林刚、刘佳明 浙江省实验动物科技计划项目优秀成果奖 2013
浙南典型流域渔业资源修复研究 周志明、艾为明、陈志俭、陈骁、李尚鲁、闫茂仓、刘伟成 温州市农业推广二等奖 2013
疾病相关细菌耐药性基因检测芯片的研制 包其郁、李红智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 2012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致病意义的研究 楼永良、郑美琴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 2012
男性不育患者线粒体基因突变和分子诊断方法的研究 金龙金 省卫生厅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2011
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致病机制的研究 管敏鑫、吕建新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2009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 管敏鑫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8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 管敏鑫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6
IL-18-EGF融合基因构建及其表达产物研究 吕建新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二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创新奖;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6
海洋原性创伤弧菌的防治研究 周丽萍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6
重金属(汞、铅、镉)对动植物生殖的影响及其细胞和分子遗传的实验研究 金龙金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6

省部级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获奖情况 获奖年份
细胞膜表面锚定修饰技术与新型肿瘤细胞疫苗 高基民,谭万龙,胡志明,李金龙,何秋山,尹卫华,张振,许晓玲,张信基,石小军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3
Slit-2通过钙依赖的Cofilin激活和RhoA的抑制排斥嗅鞘细胞迁移 王莹 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 2012
铁硫簇合成机制与铁硫蛋白功能及应用研究 吕建新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
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致病机制的研究 管敏鑫、吕建新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9
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致病机制的研究 管敏鑫、吕建新 中华医学奖二等奖 2009
中国人线粒体ND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吕建新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9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 管敏鑫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8
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分子生物学评价研究 吕建新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7
新型抗菌素伴侣的开发研究 吕建新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7
海洋源性创伤弧菌的防治研究 周丽萍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7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 管敏鑫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6
IL-18-EGF融合基因构建及其表达产物研究 吕建新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6

*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获奖情况 获奖年份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 管敏鑫 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8

11、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与19个国家(地区)的78所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包括互派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互派留学生、合作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分别与泰国东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

12、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分管工作
党委书记 仇毅 主持学校党委工作
校长、党委副书记 瞿佳 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党委副书记 唐闻捷 分管党建、宣传、思想教育、安全稳定、学生、共青团、人民武装工作,分管组织部、宣传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党校、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社区工作部(社区工作处)、保卫处、团委
党委副书记 陈肖鸣 分管统战、老*、工会、校友联络、医院工作,分管统战部、离退休工作处、工会、医院管理处
副校长、党委委员 吕建新 分管发展规划、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期刊、实验动物中心工作,分管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期刊社、实验动物中心
副校长、党委委员 吕帆 分管本科教学、体育、继续教育、图书信息、高教研究、独立学院工作,协助分管学生工作,分管教务处、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高教研究所、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仁济学院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吕海鹏 分管纪检、监察、审计、作风建设工作,主持纪委工作,分管监察处、审计处
副校长、党委委员 王良兴 分管行政、人事、计划财务、保密、综合档案、学院路校区工作,协助分管医院工作,分管党委(校长)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档案馆、学院路校区管委会
副校长、党委委员 李校堃 分管国际交流、留学生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后勤、计划生育工作,分管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国际教育学院、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后勤发展处
党委委员、党校办主任 陈培根 负责党校办、基建工作,分管基建处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庄兴忠 负责党委宣传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