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昆明市盘龙区

科普小知识2022-12-29 11:26:09
...

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为昆明市*驻地。盘龙区早在3万年前,盘龙大地便有古人类活动。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成为人类繁衍生息之地。

中文名称:盘龙区

地理位置:昆明市东北部

所属地区:云南省昆明市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下辖地区:12个街道办事处

气候: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面积:886.93平方公里

人口:72.89万

旅游景点:龙泉古镇、昙华寺公园、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等

电话区号:0871

邮政编码:650000

车牌代码:云A

1、概况


盘龙区*

盘龙区,位于昆明市的东北部,是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重要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中心,于1956年10月建区,因昆明的母亲河——盘龙江贯穿全境而得名,行政区域面积886.9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79平方公里,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双龙、松华、滇源、阿子营12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5个社区、32个村委会,人口72.89万人。

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为昆明市*驻地,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两个城区之一,地处昆明市东部。南起昆明火车站,北至昆明火车北站,东、北两面以昆(明)河(口)铁路、南面以贵(阳)昆(明)铁路为界,同官渡区毗邻而接,西面以昆明另一城区五华区交错相衔。全区总面积15.1平方公里。

盘龙大地自古以来就以商业繁荣著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盘龙商贸业进入全面发展。1998年1月,*盘龙区第七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把盘龙区建设成商贸中心区”的构想。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管理等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盘龙区在全市被首家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区),许多单位的工作,荣获全国、省、市的先进奖励和达标称号。

2、行政区划

盘龙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北部,东、南面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2009年7月以前辖区面积345.8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5.7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约292平方千米。2009年8月,盘龙区对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行使管理权。两镇辖区总面积为541.1平方千米,下辖32个村委会,217个村民小组。盘龙区情发生新的变化,管理面积从345.8平方千米扩大到886.9平方千米。2011年3月,经省、市*批准,盘龙区托管的滇源镇、阿子营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正式揭牌。至此,盘龙区原有的8个街道、2个乡、2个镇全部设置成街道办事处,12个街道办事处成立。

盘龙区共辖12个街道:东华街道、拓东街道、联盟街道、茨坝街道、龙泉街道、鼓楼街道、金辰街道、青云街道、双龙街道、松华街道、滇源街道、阿子营街道。

3、历史沿革

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盘龙区早在3万年前,盘龙大地就有古人类活动。

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成为人类繁衍生息之地。

战国时期,已经进入文化水平较高的青铜时代,并迅速地向铁器时代过渡。

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王阁罗凤派其长子凤伽异在昆明筑拓东城,意在“开拓东境”。拓东城址在今盘龙江和金汁河之间,即今盘龙区大部分地区。拓东城的兴建,开启昆明城市发展的先河。

明、清时期,昆明城区作为云南府城,全省的重要行政机构大部分都盘龙区境内。

1911年10月30日,昆明人民举行“重九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在滇统治。

1913年,废云南府,改称昆明县。

1922年昆明市政公所成立。

1928年市政公所改为市*,昆明市建制正式确立。

云南和平解放后,昆明调整行政区划,将民国时期的8个区调整为6个区。

1953年,再次调整,城区设一、二、三、四个区。

1956年,一、三两区合并,10月19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盘龙区正式成立。

1966年“*”初期,曾一度易名为“东风区”。

1968年重新恢复盘龙区名称。

2004年7月,市委、市*作出关于调整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行政区划的决定。从9月1日起,四区按调整后的隶属关系履行经济、行政及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8个街道办事处和松华、双龙2个乡

2009年8月1日起由盘龙区对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行使管理权。

2009年8月,经盘龙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同意撤销双龙乡和松华乡,设立双龙街道办事处和松华街道办事处。盘龙区管理面积从345.8平方公里扩大到886.9平方公里。

4、人口概况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全区常住人口809881人(含滇源和阿子营街道),全区常住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计增加162777人,增长25.15%,平均每年增长16277人,年平均增长率2.27%。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21604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89.1%,居住在农村的人口88277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0.9%。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18353人,占51.66%;女性为391528人,占48.34%。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6.85(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汉族人口为726205人,占89.6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3676人,占10.33%。

2011年,全区城镇化率达90%。阿子营镇和滇源镇由盘龙区托管后,全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为每平方千米920人。2011年,盘龙区人口出生率5.29‰,死亡率2.61‰,自然增长率为2.67‰。

5、气候状况

盘龙区中心海拔约1891m。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区域地处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m之间。

盘龙区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mm。最大风速40m/s,多西南风。相对湿度76%。

6、自然优势


金水湾

盘龙区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为61.48%,是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县区,其北部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是昆明的天然“氧吧”和“绿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誉。造就了盘龙区数不胜数的旅游资源,全区主要旅游资源有286处,包括了2个国家4A级旅游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等,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一度被全世界所瞩目,金殿、昆明植物园、黑龙潭等风景名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绿色科研发达,区内聚集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西南林学院等科研院所,绿色经济、农业项目研究居省内领先地位;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创造优越的条件,近年来,盘龙区围绕打造“住在昆明、盘龙最佳”的城市品牌,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努力打造优美、整洁、靓丽的人居环境和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人文环境,建设绿色盘龙、宜居盘龙。

7、区位优势

盘龙位于昆明市的东北部交通咽喉之地,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是中国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进入昆明的东大门,众多客运站汇集,昆曲高速路从这里延伸,区内的机场高速路是昆明主城区与新国际机场之间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主通道,规划建设中的六条地铁线有五条穿城而过,五横四纵的道路交通干线四通八达,共同组成了盘龙区便捷的陆空交通网络。优越的区域位置汇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贸易、交通、金融、信息、科技、会展、旅游、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经济实力位于云南省前列,并连续7年被评为昆明市社会治安环境最好的县区。多年来,盘龙不断积淀自身实力,着力打造最佳软硬环境,现已成为投资者首选之地,经营者必争之地,旅游者必到之地。

8、商业发展


金格中心夜景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盘龙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而且是昆明市商贸最繁荣发达的城区之一,自古就是云南省的商埠重地,有“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致陆川之万物,富昆明之众民”的赞誉。盘龙商贸业以高端百货业、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餐饮住宿、休闲旅游、楼宇经济、汽车贸易业为主,以金格百货为标志的高端百货已成为昆明现代服务业的新标杆,北京路商业大道是昆明最具现代都市活力的经济中轴线,现代商务楼宇鳞次栉比,知名企业总部高度聚集。东三环汽车商贸产业带占据昆明市60%以上的汽车销售市场份额,随着*商务区建设的飞速提升,以东风广场为中心的区域将建成最能代表现代新昆明的城市中心和商务中心。一批批楼宇将拔地而起,霍然昭显着盘龙城市建设新高度不断攀升,财富和智慧的不断汇聚,将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9、经济概况

全区紧紧围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一中心任务,从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出发,着力抓好产业培育,大力发展都市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都市工业,加快优化都市型农业,努力形成结构合理、带动性强、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1.85亿元,同比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97亿元,同比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55亿元,同比增长30.2%。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139.22亿元,同比增长15.7%。占生产总值的4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39.53亿元,同比增长20.3%。城镇居民累计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19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比去年同期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8660元。

财政收入显著增加,税收再创历史新高。全区财政总收入完790260万元,同比增长89.94%。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17291万元,同比增长28.83%,其中:上划*、省收入完成297203万元,,同比增长26.5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0088万元,同比增长32.0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进度及增幅均居全市第一版块第一位。*性基金收入完成272969万元,同比增长1778.92%。

全区充分发挥商贸业优势,培育壮大都市经济。全力打造主城核心区、北市区、东市区三大板块,逐步形成“一心两翼”增长极。不断深化北京路、穿金路沿线总部经济及金融服务产业聚集带,加快都市商圈培育,引导发展高端写字楼,年内新增楼宇面积20万平方米。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以成立盘龙区餐饮行业协会和“第二十一届中国厨师节暨首届滇池•泛亚国际美食节”为契机,推动餐饮业有序健康发展,探索产业培育新途径。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次产业比为:0.94:31.59:67.47。

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增加值156.68亿元,增长13.3%,,外贸进出口实现2.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7%,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71.30亿元,同比增长27.05%,占GDP比重为46.1%。第二产业稳步提升,工业增加值完成37.83亿元,同比增加12.7%,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23.94亿元,工业利润总额完成7.63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7亿元,同比增长102.6%。第一产业健康发展,烤烟生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3.7%。

10、城乡建设

强力推进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寺瓦路、北京路延长线等9条城市道路竣工通车,小营至迤者、7204线至朵格村委会等乡村公路完成新建及大修工程,实现全区行政村100%通硬化道路。

全区强力推进路网建设。紧紧咬住交通设施建设“三年计划”目标,寺瓦路、北京路延长线等7个项目竣工通车,通车里程18.4公里;盘龙190、小坝路、盘龙240道路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小营至迤者、7204线至朵格村委会的农村公路续建工程建设,实现全区行政村100%通硬化道路的目标。完成双龙街道旧关公路建设任务;完成野生动物园至金殿大坝段公路大修工程;开工建设箱子庄公路;金浑公路二级路提升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竣工4744套,在建9665套,竣工面积完成70%,投资总额完成60%。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长地埂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已通过市规委会审批,并按程序加快推进;云南印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已完成地勘、块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廉租住房建设顺利实施,已经建成907套,其中504套已经封顶断水,年内可竣工交付使用。公共租赁住房已全部封顶断水。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阿子营闸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建设完工。滇源樟木箐、松华龙潭2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滇源集镇供水工程一期、闸坝水库及东干渠防渗工程(闸坝至茨坝连通工程)一期已开工建设。完成小水窖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1500余件。投资102.5万元,开展6个生态村水利配套项目建设,新建500立方米水池3个,安装配套管网31650米。


靖闲谷度假山庄

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完善规划体系,启动全域城市化试点安置房建设,扎实开展城市更新改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和土地拆迁整理稳步推进。全区76个城中村已完成68个村的规划编制,其中47个村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获得市规委批准。36个村启动土地拆迁整理,其中,5个村全面完成拆迁,拆除地上建(构)筑物165.4879万平方米,全区城中村改造开工面积265.0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1.49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工作稳步实施。廖家庙村、下河埂村、大白庙村、麻线营村、三竹营村、新发村6个村已完成土地挂牌交易,率先在全市完成106以内1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土地交易工作。全面启动栗树头、中坝片区、桃园村等12个村安置房建设,小龙村、大白庙村、小厂村、新发村、张官营二期等12个项目安置房即将封顶断水,竣工总面积达91万平方米。

11、旅游景点


龙泉古镇

一、龙泉古镇

盘龙区龙泉镇龙头村的老街有着百年的历史,这里的古宅和文物映照着老昆明千年的兴衰,滋润着老昆明人久远的记忆,以穿越时空的魅力吸引着游人。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迁入云南,积极地推动了战时云南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当时联大师生如云,名人荟萃,可以说是集中了中国教育文化的精华。这些优良的师资和人才的迁入云南以后,大多数就租住在龙泉镇龙头村一带。现在这里还保留着抗战时期很多名人故居,如梁思成、林徽因旧居、闻一多、朱自清旧居、*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含冯友兰旧居)、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等。同时还有赛典赤·赡思丁墓、钱沣墓、龙川桥、松花坝、霖雨桥、波罗村滇阳驿旧址及许多历史文化资源,是目前昆明郊区历史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昙华寺公园

二、昙华寺公园

昙华寺公园位于昆明市东约3公里的金马山麓,金汁河畔,原为明代光禄大夫施石桥的别墅。公园内《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是朱德1922年书赠住持映空和尚诗文的刻石,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2月,公园建成高48米7层八角叠式观览塔――瑞应塔;该塔虽属现代园林建筑,但采用了传统寺院佛塔的建造手法,登上塔顶,春城景色尽收眼底。


野鸭湖山水假日小镇

三、野鸭湖山水假日小镇

野鸭湖山水假日小镇由上市公司昆明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云南百大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项目位于昆明市区东北部,为昆明市盘龙区双龙乡下辖区域,项目距离市区(二环路)18公里,基本为坡地、台地和谷地,绿化覆盖率高达70%,其中75%为森林植被,25%为可开发用地。


昆明树木园

四、昆明树木园

云南省林科院昆明树木园是云南省重要的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占地635亩,已有42年建园史。树木园分为珍稀濒危树种栽培区、木兰科树种栽培区、引种驯化区、松柏阔叶树种栽培区、竹类栽培区、云南松种源试验区、苗圃、温室等9个区域,共拥有九百多种国内外木本植物,被誉为“植物王国的缩影”。在树木园,市民们可以一睹过去难以见到的秃杉、水杉、云南红豆杉,还有尼克松赠送我国并扩大繁殖的北美红杉等多种奇花异木。


昆明植物园

五、昆明植物园

昆明植物园隶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距春城昆明市区12公里,总面积47公顷;蔡希陶、吴征镒、冯国楣等老一辈著名植物学家为植物园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是集科研、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为一体,具有云南特色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知名度。本园共分东、西两大片区和13个专类园区。


黑龙潭公园

六、黑龙潭公园

黑龙潭公园位于昆明东北郊12公里处。该名胜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山下有碧潭,潭深水碧,相传有黑龙潜居,故名黑龙潭。黑龙潭由两组道教建筑群构成,隐于绿荫深处的龙泉观称为上观,临于壁潭深水的黑龙宫称为下宫。尤以唐梅、宋柏、元杉、明茶最为有名,称为黑龙潭林“四绝”。国内古碑林立,明代刻制的道符,看时凸现“万物兹生”四字,人们习惯称它为“凸字碑”,是明代名道士刘渊然来滇传道时写给龙泉观的道符。

黑龙潭还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梅园,该园占地427亩,拥有6000余株(盆)梅花,有红、白、绿等87个品种,岁末是赏梅的好地方。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

七、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设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昆明市区约4公里。博览园占地面积约218公顷,西南至东北长2.5公里,南北平均宽1.1公里。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园内森林密布,水面宽广。世博园内共移树木、竹类1500种,约20万棵(丛),其中有的树龄长达数百年。有近年百种珍稀名贵且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其中80余种属国家保护类,有来自热带、温带、高寒地区的珍稀植物近2000种。还有400余种常用、珍稀药用植物,有巧夺天工的盆景艺术,还有来自9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园林、园艺精品。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

共有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别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专题展示园(台),国内许多省市区也都建有能集中反映本地区园林艺术的展示场所。可以这样说,这里是一个汇集了全世界园艺风景的超大型博览场所。博览园主要有5个展馆、6个专题展园、34个国内展园和33个国际展园组成。

以五大展馆、七大专题园、三大展区为构架,集全国各省、区、市地方特色和众多国家风格迥异的园艺园精品,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于一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主题,是一个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园林艺大观园。

新颖独特,寓意深长的“世纪花钟”、“世纪花船”、“五洲花柱”、“四海花溪”等景观融汇的花园大道;以名花、艺石、摩崖、七彩等四大景区为特色的名花艺石园型如孔雀、漫舞翩翩、动静交融的艺术广场;如临其境、惊险刺激的动感电影;绚丽多彩、璀璨夺目、若隐若现的梦幻夜景;科技与艺术相融的音乐喷泉、激光表演、水幕电影、流大型晚会等世博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昆明阳光高尔夫球场

八、昆明阳光高尔夫球场

昆明阳光高尔夫球场位于美丽的春城——昆明北部昆曲高速公路6公里处,距市区仅需15分钟车程。球场由世界著名的美国罗伯特.琼斯公司设计/监理。球场地处市郊黄金地段,交通便利,四周群山环抱,植被茂密,苍翠清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山地、丘陵结合型球场。阳光高尔夫球场为18洞72杆国际标准锦标级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约2400亩,球场球道总长度为7186码,设有四个人工湖,63个沙坑,拥有40个练习位的亚洲一流高尔夫球练习场,为全国较少的灯光练习场之一。整个球场依山傍水,动静相宜。球场保留了自然的地势景貌,更利用天然形成的岩石、丛林、湖泊等成为球道上的天然障碍区和球场景观点缀。独特的球道设计为球友提供了极富娱乐性又深具挑战性的击球场地,让高尔夫球运动爱好者尽情享受击球的乐趣。

球会设有五星级标准的专业会所,建筑面积9600多平方米。会所内设施一应俱全,包括高尔夫专卖店、桑拿、酒吧、餐厅及总面积580多平方米的大型会议室和6个VIP会议室,是商务会谈,居家旅游的理想之地.球会秉承阳光花园品牌的开发理念,建造高品质的高尔夫山地别墅,一期将开发48栋单体别墅,统一按五星级标准完成室内装修,体现国际文明居住标准。别墅分为投资型、复合型、居家型三种类型,不仅能为客户提供*的居住享受,更能有稳定的投资回报。


云南野生动物园

九、云南野生动物园

云南野生动物园距昆明市中心七公里,地处金殿国家森林公园之中,毗邻金殿水库,和世博园隔水相望。建设面积约3000亩,是云南第一个以野生动物养殖、观赏、展示为主体的新型旅游景区。它既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是全国一个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科研基地,为国家的生态平衡作出巨大的贡献。

整个园区的格调定位是“三分人工、七分自然”,建设因地制宜,群山起伏,林木青翠,展现出一片自然、原始、野趣和纯朴的风貌,真正体现出了野生动物园的“野”性。园区内设置有内容丰富、结构独特的10多个动物观赏展示区和娱乐休闲区;同时,这里也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和公众保护意识教育的理想课堂,是西南地区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云南野生动物园

动物展示以云南及西南物种为主体,突出云南的特有动物。滇金丝猴、亚洲象、小熊猫、绿孔雀的大群体,散放式展示将使游客耳目一新。心仪已久的长颈鹿、大袋鼠、火烈鸟将与你不期而遇。200余种10000多头(只)野生动物使人留恋忘返。整个园区再造原生态景观,实施自然化的放养、混养,模仿原生态的自然空间,还野生动物一个真正的家园。在整个园区的设计和规划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精心规划和设计,建设极具地方特色的山地森林动物园,塑造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形象。

云南野生动物园将是云南“动物王国”的缩影,它以云南动物为主体,全面展示云南动物资源的丰姿,同时对现有生态环境精心雕饰,引入高科技元素,力求达到两者高度完美的结合!

12、美食盘龙

有一种味觉的感受让人更懂得珍惜生活,有一种美食的体验让人更有回归的感觉。在“一年四季花不谢,美味佳肴任你选”的盘龙区,国内几乎所有的菜系都在此发展,世界各地的异域风味也在此大放异彩。各式各样的美食与盘龙的人文相互交融并形成一种更为独特的风格,表达着独属一方的情致与格调,赋予盘龙特有的生机与魅力,更扩张着对人们无尽的吸引力。

在盘龙美食都很感性,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再平常不过的饥饿感;在盘龙美食都很浪漫,沉醉于此放任思绪飘向理想的梦园;在盘龙美食都很丰富,兼收千种美味、体验万种风情。美食让闲适美丽的盘龙更加雅致、更加时尚、更加精彩,余香袅袅之余,留下的总是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1、北大门美食娱乐街――这里汇聚了滇味美食:乙古香、福照园、大滇园煳辣鱼、昆明一口鲜;各地特色菜肴:李朝王韩国料理、吴越阁、渔昌居、毛家饭店、粤海渔村;古味悠长的秦朝瓦罐饭庄、古渡渔灯……

2、北辰精品美食区--这里有名声显赫的翰林谭府宴;最具小资情调的莱因堡西餐厅;最精致的滇菜――昆明印象、一颗米;最温情的庭院餐厅蔼若春美食花园。

3、新迎特色美食区――区内荟萃川、滇、粤等各大菜系及舶来快餐如:红四川、51号饭庄、格林美、新人人海鲜楼、金傣园、伊天园、肯德鸡等皆是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4、金星美食区――这里有王家天井、老邻居、东东洋芋鸡、尹赖仕鸡脚王等让你大保口福。

5、世博美食区――老房子阳光水乡、世博吉鑫园、万家灯火、壬午会馆别墅餐厅等高档大型餐饮企业。

13、盘龙荣誉

2011年2004-2011年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

2010年2003-2012年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称号

2010年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10年第三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2009年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2009年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2007年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2006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区

2005年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上一篇: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瘤籽黄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