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法则
“一个出色人才能顶50个平庸员工”,这是美国苹果公司的老板、“管理奇才”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句名言,从而发展为“乔布斯法则”,风靡西方管理界。
中文名:乔布斯法则
法则一:网罗一流人才
法则二:一切要尽在掌控
法则三:没有B计划
1、用人法则
法则一:网罗一流人才
乔布斯说,他花了半辈子时间才充分意识到人才的价值。他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说:“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由于苹果公司需要有创意的人才,所以乔布斯说,他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能更有效地向人才介绍本公司的远景目标。而对于新成立的富有活力的公司来说,其创建者通常在挑选职员时十分仔细,老板亲临招聘现场,则可使求职者以最快速度了解与适应公司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法则二:一切要尽在掌控
在乔布斯的哲学里,苹果始终是,也必须是一家能“全盘掌控”的公司。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功能,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苹果的产品全部由自己打造,我们随时可以改变,创新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关注产品中的每一项技术,只有这样,每一项创新才能顺利的变为产品。苹果的创新就在于我们能够掌握每一个零件。
法则三:没有B计划
对于乔布斯来说:只有A计划,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只倾注全力打造一款产品或服务,没有备选方案,没有退路。这样才能将最好的创意、技术、设计倾注到一款产品上。如iPod、iPhone莫不如此。
法则四:追求残忍的完美
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新产品的一切工作都已完成,只待发布。乔布斯仅仅因为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如:还有两颗螺丝暴露在表面)而要求一切推倒重来。正是这个残忍的标准成就了苹果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产品。
法则五:软件永远是核心技术
乔布斯意识到,“对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坚持做操作系统和那些悄无声息的后端软件,比如iTunes。
这样的苹果才不至于像DELL、惠普或索尼那样,因为等待微软最新操作系统的发布而延迟推出硬件产品。这样的苹果不用看着微软干着急。而随意修改系统,还可以为iPhone和iPod制作特别的版本。这也是消费电子巨头索尼在随身听市场不敌苹果的原因。
法则六:谨慎与第三方合作
在乔布斯眼里,与其与平庸的公司合作不如不合作,那只会降低苹果的产品的品质。另外受他人制约是不可容忍的。
法则七:秘而不宣
乔布斯把苹果公司的新产品研发计划看成是这个星球的最高机密,保密程度足与FBI媲美。乔布斯在2005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全面转向英特尔CPU时,才透露早在5年前,苹果已将操作系统MACOSX的代码按X86的架构重写,之前没有任何风声。还有一例:作为iPhone的首个销售商,ATT旗下Cingular的高层也是在正是发布的两周前才看到iPhone的真实原型机,苹果甚至专门制作了几款假的iPhone原型机以掩人耳目。
法则八:产品必须带来可观利润
乔布斯认为:又酷又新的产品不能带来可观利润,那不是创新,只是艺术。很显然,乔布斯在1997年重返苹果,第一件事就是砍掉经营了七年还在不断亏损的牛顿(Newton)PDA业务。尽管这个产品极为创新、另人惊叹。而乔布斯在重返苹果后打造的iMac、iPod、iPhone都是又酷又赚钱的产品。
法则九:科技产品是令人惊叹且引导消费的
在乔布斯眼里:满足客户需求是平庸公司所为,引导客户需求是高手之道。领先数步没有成为先烈,还为人疯狂喜爱并大掏腰包。乔布斯带领下的苹果做到了,糖果设计师设计的iMac出现后,人们才认识到电脑外壳原来可以是彩色的、透明的。iPod的可人设计+在线购买的iTunes音乐商店打造了全程的音乐体验。iPhone的发布让大家发现手机是可以没有键盘和触摸笔的,最好的操作工具是与生俱来、不会遗失、操作自如的手指。
还有报道说,乔布斯在推新产品时从来不会请调研公司进行市场调研。乔布斯认为那只会看到表面现象,让新产品的研发误入歧途。
当然,所有的法则都是为两个字服务——“创新”。
2、六大原则
1、企业所需和岗位适合相结合的原则。
人才的招聘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公司需要的。他没准是一个本行业公认的优秀人才,但你公司不需要这方面才能,来了就是巨大的浪费,最后公司难受,人才也难受,闹得个分道扬镳,沸沸扬扬。
人才招聘要招适合本岗位的。招负责现场技术管理的,就要看踏实能干,实际经验丰富,会处理人际关系;思想活跃、开发能力强、不爱接触人的就不一定合适。
总之,不一定招最好的,应该招最合适的。
2、外部招聘和内部选拔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发展需要引进外部人才,需要下降“空降兵”。一是因为企业也和万物一样,需要“杂交”,一味“近亲繁殖”会出现管理退化、老化,固化,缺乏活力,需要鲶鱼效应。
但是企业的主要人才选拔方式应侧重于内部选拔、竞争上岗,自己培养人才。一是让内部人员看到成长有路,有奔头,拼搏向上。二是减少内外“磨合期”,有利于公司的稳定。
在换公司主要领导、如招聘职业经理人做总经理时,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因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主要管理人员都可能出现变化,相当于一次“地震”。公司领导层必须全力以赴,全方位制定好相应的对策,做得有备无患。
3、企业发展和当前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发展代表公司的未来,招聘开发能力强、熟悉市场行情的外部人来“掺砂子”,可以内外结合,加快适销对路的产品开发力度。
招聘当前使用的人主要是要招“能人”、“熟人”(经验丰富),来了就能干的人,有的岗位比自己培养要合算。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4、领导招聘和后续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现许多企业就像乔布斯那样,一把手现场去招聘。由公司最大、最明白的人现场招聘,可以直接回答应聘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双方满意当时就可拍板,即提高效率,又会招到所需的好人才,的确是个好办法。
但是人才进来后,后续服务一定要跟上。不能“招聘会上常见老总,进了公司难见老总”,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旧理念也要改改了。
留住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愿景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福利留人、事业留人,“一把手”必须重点做好。
5、长处突出和允许缺点相结合的原则。
因被召人员的长处、优点突出,又是我们公司现在或将来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公司的优势更突出,劣势变优势,所以会留以重用。
但是,必须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往往优点突出的人,其缺点也很突出。在用人中要发挥他的长处,放大他的优点,规避他的缺点,容忍他的短处。
切记,用人之长方可胜,求全责备害死人。
6、外不避仇和内不避亲相结合的原则。
外举不避仇,哪怕是他在对手是曾差点将本公司至于死地,只要他有公司需要的本事,有职业经理人应用的素质,就应毫不犹豫的聘用他。一是体现我们宽广的胸怀,而是相信我们自己的本事,三是更好的激励他发挥作用。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内举不避亲,只要对公司有利,或利大于弊,无论什么样的人、亲属都可以重用。但要建立防范机制,要事先做好员工工作。
3、经典案例
IBM重用“野鸭”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科技公司,在这个公司里,具备“野鸭精神”的人才受到青睐和重用。公司总经理沃森,把丹麦哲学家歌尔科加德的一段名言,作为自己的格言:“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被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无法海阔天空地*飞翔了。”沃森强调:“对于那些我并不喜欢、却有真才的人的提升,我从不犹豫。我所寻找的就是那些个性强烈、不拘小节、有点野性,以及直言不讳的人。如果你能在你的周围发掘许多这样的人,并能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你的工作就会处处顺利。”沃森把创新作为“野鸭精神”的化身,他采取种种措施激励员工创造发明,不断地发展新技术产品,取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制胜权。“野鸭精神”成为IBM公司迅猛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通用食品公司、花旗银行和安龙天然气等大公司,其高级主管都直接参与人才的招募过程,并亲自主持一些面谈。
以实际行动重视人才。久负盛名的沃顿商学院负责职业开发的安德鲁.亚当斯说:“公司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说引进人才多么重要,却又不采取实际行动。公司的高级主管应当参与人才招聘活动。”领导亲自出马,势必使求职者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意和欣慰,这对消除他们对洋老板的心理障碍大有好处。
选择更优秀的人才。老板亲自出马,能在招聘会上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当然也能吸引更多的应聘者。如此,选择馀地大大增加,有利于选到更优秀的人才。一些高级管理人员说,他们的招聘程序不同于专职的招聘人员
负责人事关系的部门总是在寻找能填补某些职位空缺的人员,而老板和高级管理人员则不同,他们总是先搜罗人才,然后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岗位。
提高招聘效率。老板亲临招聘现场,与求职者面对面地直接交谈,能从心理素质、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这不仅避免了过去招聘过程中的某些失误,同时也简化了筛选过程,节省了人力物力,特别是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使员工感到亲和力。老板亲自参加人才招聘,等于向求职者发出了这样的信息:一旦加盟本公司,就更容易接触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求职者在被招聘以前就有机会和高层管理人员交谈,那么他们就会认为,当自己成为公司职员后,更容易受到关注。此外,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能更有效地向人才介绍本公司的远景目标。而对于新成立的富有活力的公司来说,其创建者通常在挑选职员时十分仔细,老板亲临招聘现场,则可使求职者以最快速度了解与适应公司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4、演讲法则
1.设定一个主题。
“Thereissomethingintheairtoday”,乔布斯用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作为Macworld的开场白。他为他的演讲设定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暗示在今天有一个最重要的产品将要公布——超轻薄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Air。所有的演讲都需要一个主题,但是一般都不会像乔布斯那样如此的开门见山,又如此的简明扼要。
2.显示出你对主题内容的巨大兴趣。
乔布斯一直以工业设计为傲,并表现出相当的激情。在演讲中,他经常喜欢用一些如“extraordinary”(非同寻常)、“amazing”(精湛)、“cool”(酷)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的产品。当讲到iPhone支持定位新特性时,乔布斯说“这用起来真××爽”。绝大多数的主讲人都会在演讲中给出时间来演示这些亮点。记住,你的听众们想要得到一种被震撼的感觉,而不是来找个地方睡觉。所以下次当你再演讲的时候,一定记得把你对产品的热爱倾注进去。如果你觉得你的产品真的很好,那就直接说出来。
3.制造一条主线。
乔布斯有一次是这样为自己的演说制造主线的,他说“TherearefourthingsIwanttotalkabouttoday.Solet'sgetstarted(今天有四件事情要告诉大家,我们开始吧)……”在接下来的整个演说里,他都在开始说每一件事情时对上一件事情做一个总结,再点出将要说的下一件事,其中的转换非常简要,但是足够让听众理解到接下来他将要说什么。形象地说,给自己的演讲内容做一个清单对听众们的意义就好像是走路的时候路边设置一个路牌一样。
4.将数据赋予实际意义。
当乔布斯宣布iPhone迄今销售400万台的时候,他不是简单的告诉大家这样的一个数据,而是用一个合理的算式给大家进行解释——平均每天我们售出20000台iPhone,这对整个手机市场来说有着什么意义呢?之后,他在大屏幕上为大家显示出了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状况,还有令人激动的iPhone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他也指出苹果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是其他三家竞争者之和。我们看出,如果不给数据赋予意义,那么它永远就是在纸上枯燥的数字而已,对听众没有说服力。
5.试着制造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刻。
乔布斯的每次演说都会做这么一个桥段。今年的Macworld上,他就是宣布MacBookAir的上市。为了演示MacBookAir有多么薄,乔布斯说它完全可以装在一个标准的信封里。然后他拿出一个装着MacBookAir的信封,并从信封中抽出MacBookAir展示给所有观众。那又如何定义这个难忘的时刻呢?从一开场您就得不断的给听众制造迎接这一时刻到来的气氛。
6.做一个美观图片滚动的视频演示。
当所有人都恨不得用数据、文字、图片把自己的视频演示塞满的时候,乔布斯没有这么做。他的视频演示中只有很少量的文字,绝大多数的情况也只有一张简单的图片。举个例子来说,当他说到将要说第一件事的时候,整个屏幕上就只有一个阿拉伯数字“1”。当他介绍iPhone的时候,屏幕上每次也只显示一张iPhone的图片,或正面,或背面,或侧面。当有文字内容需要介绍的时候,他经常只在屏幕上选择最精练的一句或者几句话来展示,并且很少配以图片。真正能引起人关注的是在视频演示中用最精练的语言和最大张的图片。
7.给观众看一场“秀”。
乔布斯的演讲中经常会有一些电影中使用的转场,镜头切换等效果。他不是给台下听众们一些枯燥的信息,而是给他们看一场“秀”。像拍摄的短片,产品功能的视频介绍,还有请一些重量级的嘉宾都是他经常用到的手段。在今年的Macworld上他请来了福克斯电影公司的CEOJimGianopulos,英特尔的CEOPaulOtellini。总的来说你可以用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增强你演讲的可看度:多媒体内容,视频版的产品演示,或者请几个大佬上台帮你说几句。
8.告诉客户使用你的产品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当大多数人在展示产品功能的时候,乔布斯已经开始展示这些新功能是怎样给生活带来好处的了。当他在介绍iTunes中的电影租赁业务时,他说,我们一直在思索一个更好地把电影提供给大家的方式,我们不提供租赁音乐的服务是因为大家都想拥有这些音乐,这些歌你一辈子里可以听上成千上万次,但是大多数人一部电影只看一次,或者不多的几次。这样看来,对电影来说,租赁就是一个好办法,不用花多少钱,不会占用你多少硬盘空间……你的听众们可能经常会问,这些东西对我到底有什么意义?那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简单直接的把这些产品、服务中能给客户带来的好处告诉给他们。
9.排练!排练!再排练!
乔布斯永远不会给那些没有任何准备的听众们带来一场情节安排过于复杂的演讲。乔布斯每次演讲前都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整体的排练,这也是为什么你在他的演讲中能够看到他口头的表述与大屏幕的演示是那么精确的同步。当他在试图演示iTunes的电影租赁功能时,电影海报适时的出现在了大屏幕上面。整个演讲过程都是这么精准的进行着。乔布斯能够给大家展示这么优秀的演讲,努力排练是功不可没的。
5、理论人物
史蒂夫·乔布斯(StevePaulJobs)1955年2月24日出生,是苹果电脑的现任首席执行长(首席执行官)兼创办人之一。同时也是Pixar动画公司的董事长及首席执行长。1976年21岁的他与26岁的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在自家的车房里成立了苹果电脑。他们制造了世界上首台个人电脑,并称为AppleI,其售价是666美圆。1985年因为内部权力斗争,Sculley接管了苹果电脑,并把乔布斯赶出了苹果电脑。他离开后创立了NeXT电脑公司,并发展出NeXT电脑及NeXTstep操作系统。就像Lisa一样,NeXT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但是不能成为最流行的电脑。1986年他花1000万美元从乔治·卢卡斯手中收购了Lucasfilm旗下位于加利福尼亚州Emeryville的电脑动画效果工作室,并成立独立公司Pixar。在之后十年,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动画公司。1996年陷入财政困难的苹果电脑以4亿美元收购了NeXT电脑公司,同时乔布斯也回到了苹果电脑。1997年,当GilAmelio离开公司后,他重掌苹果电脑的大权。在同年推出着重外表的iMac,因为在美国和日本的大卖,使苹果电脑度过财政危机。并在之后推出深受大众欢迎的iPod和iTunes音乐商店,使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扬。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技术勋章;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人”。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他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但是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斯蒂夫·乔布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