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气滞血瘀证

科普小知识 2023-11-21 10:05:57
...

气滞血瘀证,中医病证,属气血同病。指气机运行阻滞,以致血液运行障碍,而气滞与血瘀并存。以腹内癥块、刺痛或胀痛、拒按,或局部青紫肿胀、疼痛,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证候。现代医学中的偏头痛、动脉粥样硬化、痛经、白血病、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吸虫,肝病等病程中,常可见到气滞血瘀证候。

科普精粹

  • 哪些中成药对脉管炎有治疗作用?

1、概述

气滞血瘀证,中医病证,属气血同病。指气机运行阻滞,以致血液运行障碍,而气滞与血瘀并存。以腹内癥块、刺痛或胀痛、拒按,或局部青紫肿胀、疼痛,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证候。

现代医学中的偏头痛、动脉粥样硬化、痛经、白血病、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吸虫,肝病等病程中,常可见到气滞血瘀证候。

2、病因

1.饮食失节

恣食高梁厚味,或饥饱无常,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饮食不能化生气血,气机瘀滞而致血行瘀阻。

2.肝肾亏虚

年老体衰或久病劳伤及肝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温运血脉,阴虚不能滋养血脉,血脉损伤,气机瘀滞而致血行瘀阻。

3.七情内伤、忧思恼怒

情志不舒肝气瘀滞,气滞血瘀,导致冲任阻滞,或因精血不足,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

3、临床表现

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4、诊断

以病程较长,肝脏经脉部位出现的疼痛痞块,如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闷、刺痛,女子月经不调等为诊断要点。

5、辨证施治

1.气虚血瘀

证候:疲乏无力,活动后气短,嗜睡懒言,易汗出,面色少华,舌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涩。治则:益气活血。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黄芪、人参、地龙、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等。

2.气滞血瘀

证候:平素易怒心烦,时感胸肋胀闷不适,时或头晕,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迂曲,脉弦或涩。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药: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胁肋胀痛明显者,加青皮、白芥子,以增强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气郁日久化火者,加山栀、丹皮、川楝子以清热疏肝调气。

若兼口苦,苔黄,经期延长,经血色暗质稠者,为肝郁化热之象,加栀子、夏枯草、若见胸闷纳呆者,为肝部犯脾所致,宜加焦术、茯苓、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