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全面深入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份报告强调了推动建设一个科技强国的必要性。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和领先原创成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扩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突出共性关键技术、前沿领先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全面深入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
在回顾和总结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天宫、蛟龙、田燕、悟空、墨子、大吉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结合五年来中国科技工作的实践和研究,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梦想不仅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支撑。
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把创新放在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强调创新要贯穿*的全部工作,并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重大部署。五年来,党*、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改革措施。全国科技界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量子通信、中微子、铁基超导、费米子、干细胞、再生医学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科技成果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载人航天、空间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继续取得重大突破。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高速铁路、第四代核电、新一代无线通信、超高压输变电等关键产业技术发展迅速、成熟。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和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经投入使用,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最近,第19号报告中提到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它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
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特别是近五年的持续努力,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每个科技工作者都应该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新的时代对建设科技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期,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是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支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端技术产出比重低,行业核心技术和源技术被他人控制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科技*改革的“硬核”尚未取得根本突破,创新政策和*不够完善。科技人员的水平和结构亟待优化。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短缺,特别是能够改变该领域国际格局的战略科学家和能够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科学家。
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兴起,这将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业形态、人民生活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必将重塑世界科技竞争格局。必须坚持以*总书记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坚持道路信心、理论信心、制度信心、文化信心,保持危机意识,树立创新信心,坚持战略导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使我国抓住第一个机遇,在未来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
努力走在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创新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战略科技实力,实现科技实力的大幅跃升,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前沿之一。必须坚持以*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突出创新领导力,把创新放在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依靠要素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转向依靠创新推动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创造新动力,真正实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来看,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出现将对人类社会、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先下一盘棋,抢占制高点,赢得先机,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
强调创新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对世界最高水平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我们将*努力集中在重大问题上的制度优势,以及我们隐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始终坚持创新和自信,在重点领域和困难地区下大力气,采取“不对称”赶超战略,组织优势科技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和集成研究,以点带面赶超,在更多领域实现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平行运行”和“领先”。
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充分释放各种创新要素的活力。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让所有创新源充分流动。进一步明确企业、科研院所和*在科技创新中的不同角色,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应加快建立现代制度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提供有效的科技供给。*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尊重科技创新活动区域集聚规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综合科技中心,在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重要示范和引领作用。
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崇尚创新、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就难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大军,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充分尊重基础科学研究瞬时灵感和不确定路径的特点,鼓励科学家勇于进行颠覆性创新思维,为创新种植沃土。为敢于第一和容忍失败创造良好的氛围。完善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在制度导向和舆论引导方面鼓励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敢于创新、能够创新、能够创新的人受到尊重,有一个舞台。充分激发创业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凝聚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深化科技*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科技经济的“需求”与科技经济的“供给”的匹配问题。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皮”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需求”动力不足和科技“供给”能力弱。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经济主体可以通过简单的要素扩张获得相对丰富的利润,缺乏通过科技创新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我国相对行政化的科研机构管理模式和相对封闭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使得科技创新主体相对缺乏提供有效科技供给的能力。
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依靠要素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因此,市场主体确实有进行科技创新的需求和动力。第二,随着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的深化和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不断调整,科研机构有能力积极与市场接轨,为经济发展服务。两个主体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国家出台的鼓励科技成果转让和转化的相关政策文件,完善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从制度导向和舆论导向的角度鼓励创新,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凝聚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肩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
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和“四个率先”要求为新时期医院管理的指导方针。我们要团结带领*职工战胜困难,勇攀高峰。
充分发挥在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京沪科技创新中心、合肥综合国家科学中心、熊安新区和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将成为聚集世界级科学家和顶尖创新创业人才、科学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打造全球影响力新高、辐射和带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整体跨越的重要起点。要发挥科技在经济供给结构改革、“一带一路”建设、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大众创业和创新”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切实保障国家战略利益安全。
继续产生更有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我们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前瞻性和原创性成果,并以我们为重点,牵头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国际科学项目和重大科学项目。生产更多技术和产品,有效满足国家在重大创新领域的战略需求;发展颠覆性主导产业创新核心技术,推动一大批重大示范转化项目落地生根,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大幅提升高端科技供给,从根本上解决低端重复和低端低效产出过多问题,率先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
在国家科技*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以深化*机制改革为重点和突破口,消除各种有形和无形障碍,打破医院内外壁垒,让机构、人才、设备、资金、项目充分活跃,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活力。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与高校、企业和地方*的战略合作,大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要加强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建设,保持健康、精干,建立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科研院所管理*,率先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
加强科技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科学仪器和平台的集群优势,建立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水平,组织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发挥国家武器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产生重大创新成果中的作用。以提高质量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重点,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大量高端科技人才。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开展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率先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
充分发挥高端科技智库在国家决策中的支撑作用。认真试点高端智库建设,组织院士和专家团队,开展普通学科发展战略和创新发展决策高水平研究,积极推进203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第三方评估,切实做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项目布局的前瞻性研究和建议。在国家科技规划、科学政策、科技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率先建立了国际高水平科技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