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导学关系乱麻如何断

科普小知识2021-09-28 13:26:33
...

导学关系乱麻如何断

导学关系乱麻如何断

与中国大学不同,美国大学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划分更为精确和清晰。原则上,专业方向不会同时有研究生和博士生。硕士学位的学生通常去研究生班,没有像博士生那样明确的导师。教师和博士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指导”而不是“师生”关系。博士生不是“老板”的“劳动力”,而是主要接受相关的研究和培训,并有能力和机会在未来继承和发扬学术传统。

■徐悦,本报见习记者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对于一些更自信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下一件事是选择复试和辅导。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师是大多数学生关心的问题。

在与在线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关的帖子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 xx导师怎么样"和"哪个导师适合xx专业"这样的问题。一些“过去的人”建议年轻的学生和妹妹应该擦亮他们的眼睛,仔细地分析他们,以避免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涯中“被释放”或“做苦力,被榨干和挤出”。然而,最近媒体报道的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矛盾,甚至自杀事件,使得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

那么,中国的研究生和导师怎么样了?难道只有中国有如此紧张的指导和学习关系吗?从外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中可以学到什么?

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几位有海外经历的一线教师和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听到的和想到的。

世界指导关系的差异

寒假即将来临,但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王丹妮并不开心。她目前对导师安排的工作感到不安。

“导师们忙于管理职责和学术任务,所以我也被分配了一些助理差事,但最近我觉得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被这些复杂的事务占据了,我只能在零碎的时间里学习和做学术工作。”王丹妮说。

学生王力可·丹尼由于各种原因与他们的导师发生矛盾并不罕见。

在2018年12月出版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研究生指导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通过对3932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发现59.69%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融洽,36.29%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平淡,3.46%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紧张,0.56%的研究生表示与导师关系敌对。

那么,这种紧张关系只存在于中国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邱金浩表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问题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这种问题在国内外都存在。“我过去在日本大学教书。在日本,导师的地位很高,受到学生的尊重,但我也看到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许多冲突,甚至学生对导师的抱怨。

研究生教育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师徒培养模式。此后,美国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创新。最终,它的研究生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成熟,并使美国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世界强国。

然而,在研究生的发源地欧洲和美国,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大不相同。在这方面,曾在一所欧洲大学交流过的王丹妮深受感动。

“在那里,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纯粹,除了学术交流,生活中几乎没有交流。”王丹妮说,许多海外硕士研究生与国内硕士研究生更相似,所以导师的概念不是很强。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于对此表示肯定。根据他自己的海外经历,他告诉记者,欧美的师生关系确实会更加直接和纯粹,他们之间的界限也会更加清晰。除了交流学习事宜,老师和学生不会干涉彼此的私事。然而,在中国,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俗话说,“一天是老师,一生是父亲”。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使得中外导师的关系截然不同。

“在国外,导师和学生是一对利益群体,他们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一起工作,共同进步。导师将帮助研究生根据他们的研究兴趣开发课程、研究和培训。”余对说:

直面指导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摩擦和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有许多激励因素。那么,导学矛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指导和学习之间许多冲突的原因在于沟通问题."于分析说:“外国导师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工作有明确的划分,学生通常一入学就有清晰的认识。然而,许多中国学生不知道成为研究生需要什么,也没有对未来的期望或准备。结果,以后会有更多的混乱和矛盾。”

作为培养了大量研究生的一线教师,余十分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在他看来,老师和学生的观点有很多不同。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能力和反馈的差异,学生不主动与教师沟通,冲突就会出现,最终可能导致许多不好的结果。

复旦大学化学教授王鸿飞表示,研究生的规模是有时难以及时、全面沟通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美国,一个系或学院的研究生数量不同于中国一个系或学院的数百名学生。学生人数不太多。每个学生都由一个由三名教授组成的委员会管理。”王鸿飞说。

此外,他认为我国研究生的基本建设和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生成为未来目标不确定的研究生,而学校对研究生应该做什么没有具体的规定。

对此,王丹妮表示,个别导师仍在分配一些不属于教学范围的任务,作为学生,有时很难拒绝导师的要求。

“当老师问的时候,他基本上把任务分配给了你。寻求建议实际上更像是告知。这时,不管你因什么原因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导师都会“想办法”为你解决问题,然后继续让你负责他分配的任务。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在美国,学生培训项目通常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而不是像中国的指导关系那样“无所不为”。

美国医学院协会在2017年发布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协议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协议分为教师对学生的承诺和学生对教师的承诺,充分体现了“引导关系”中双向选择、相互协商、相互负责的特点。也许这是研究生与老师相处的最佳状态。

从指导学习问题的好方法中学习

那么,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学习指导问题,在审视世界和学习指导之后,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来处理它呢?

通过对《研究生指导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调查研究,发现“90.91%的指导关系敌对的研究生把他们与导师的关系描述为老板和员工的关系。76.47%处于紧张状态的研究生将他们与导师的关系描述为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王鸿飞说,与中国大学不同,美国大学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划分更加精确和清晰。原则上,专业方向不会同时有研究生和博士生。硕士学位的学生通常去研究生班,没有像博士生那样明确的导师。教师和博士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指导”而不是“师生”关系。博士生不是“老板”的“劳动力”,而是主要接受相关的研究和培训,并有能力和机会在未来继承和发扬学术传统。

因此,现在有些导师把研究生和博士生视为劳动或产品,他们是“老板”。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王鸿飞说。

于同意这一点,在他看来,就像美国导师不让研究生做横向项目一样。进行横向研究和赶上进度是教师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学生的责任。特别是在研究生阶段,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为目标,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培训和研究,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当作劳动力来使用。

“此外,我认为中国的大学也应该像日本的大学一样,建立一个严格而完善的制度,并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来处理指导学习的问题,这样指导学习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法律来发现和解决,而不是在问题出现后出现混乱。”邱金豪说道。在日本,学生可以向相关委员会投诉他们的导师的一些不良行为或问题。如果一个导师同时收到几个学生的投诉,并且调查结果是真实的,导师的注册将被暂停,现有的学生将被转到其他导师。

“上级确实需要制定实施细则来保障研究生的权利。学校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将实施细则组织成细则,并成立廉洁委员会。”王丹妮补充说,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研究生有必要认识到维护自己权利的有用性,这样他们才能敢于发言。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王鸿飞补充说,要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和机制,“许多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他们的情绪、家庭等造成的。光靠导师是不够的。在导师发现后,他们还需要有专门的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交流和指导,以便在问题出现之前加以预防”。

此外,王鸿飞和邱金浩都建议高校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建立淘汰制度,以保证研究生的质量。

在美国,每年在每个系都能成功获得学位的人数不是很大,尤其是博士学位,而且将近30%的学生最终会被淘汰。“当我在美国学习时,第一学期后我淘汰了该系大约20%的学生,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比例约为2/3。”王鸿飞说。

“事实上,在指导和学习的关系中,有时导师也处于弱势地位。面对一些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不正确,无法被几位导师改变,他们无能为力。”邱金浩说,因此,淘汰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维护师生关系。

《中国科学报》(2018-016,第7版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