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自主设置新专业:高校怎样才能说了算

科普小知识2022-05-02 13:16:42
...

经过两年的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条例》近日正式颁布实施。从2013年开始,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工作将按照新的目录实施。伴随着新的目录和新的规定,高校可以根据目录设置自己的本科专业,也可以申请设置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将权力下放给大学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大学如何使用这一权利呢?高校如何利用好这一权利?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进行解读。

向该家庭提交两套表格

关于新的目录和条例,教育部已经发布了总共100页的文件,其中两套表格,30页,告诉学院和大学在设立自己的专业时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和应该准备什么申请材料。

高等学校如要在新目录中设置某些专业,必须填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适用于专业备案),分为9项:1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基本信息表:2.学校基本情况表;3.增加专业的理由和依据;4.添加专业培训计划;5.主要专业领导简介;6.教师基本情况表;7.提供的主要课程清单;8 .其他办学条件表;9.近三年学校新增专业一览表。

高等学校如需设置未列入新目录的专业,需填写另一套表格《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适用于专业审批)》,其中除上述表格中的9项内容外,还包括3个附加内容:1 .增加专业化程度;2.附加专业的基本要求;3 .医疗、*专业相关部门。

“我们强调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但没有什么是无条件的。这些形式的方向非常明确,即高等学校设置专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必须符合学校的定位和发展规划;它们必须得到相关学科和专业的支持;他们必须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必须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所需的专职教师和助教;具备设置专业所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综合事务办公室主任韩军说,她也强调:“表格要求校长亲自签字,这在以前是没有要求的。她想说的是责任和权利同等重要。此外,要设立某一专业,必须提供该专业的教师,而不是学校的全体教师。”

监管平台

除了这两套表格之外,教育部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作为这项工作的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

“每年7月31日前,各高校应向本网站提交专业设置申请材料,并在网上发布一个月。公示期满后,高等学校将向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报告对公示期间提出的意见和专业设置申请材料的研究和处理情况,主管部门将对高等学校提供的专业备案材料、公示期间提出的意见和高等学校的研究和处理情况进行正式审查。审核汇总后,于当年9月30日前以文件形式报送教育部。教育部将在当年11月30日前公布申报结果。”该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综合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叶作为来源介绍说。

上述程序的适用范围是,高等学校独立设置的专业为本科目录中非国家控制的分布专业。共有444种专业,无需审批,只需备案。然而,对于国家控制的62种专业和未列入目录的专业,叶兆元说:“还有一些步骤要做。宣传期间,教育部将委托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新专业的专业名称的科学性、可行性和规范性提出意见,并报送教育部。大学主管部门还将召开专业设置评估专家组织会议,对提议的专业进行审查并向教育部报告。教育部将委托教育部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对拟批准的专业进行评审,并在当年11月30日前公布评审结果。”

在线宣传计划向我们展示了专家组织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如何建立这些专家组织?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和教育部将设立相应的专业设置评审专家机构,或者在现有的专家机构中增加专业设置评审功能教育部部长助理林惠清说:“与此同时,专家的意见也将在网上公布,从而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

一种机制是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这是我国第四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最近一次是在1998年颁布的。在过去的10年里,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原目录中的各种不适应。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专业不适应社会需求,或者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没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也缺乏专业衔接。然而,从本质上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机制来有效地将高校的办学与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林惠卿说:“主要有两个不足:一是高校设置专业缺乏自主权,二是*缺乏宏观调控。”

这两个缺陷导致了一些现象:当大学清楚地知道某个专业与研究生教育不相适应时,就无权改变;校长看到了当地社会对一些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他不能未经批准就创业。另一个原因是,有一段时间,每个人都在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由于混乱,一些专业泛滥,一些高校仍然存在“重应用轻建设”的现象,导致办学质量低下。

“所以这一次我们强调要把权力下放给高校,这样它们就可以按照规定独立设置和调整专业,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悄悄地办学。同时,我们还强调宏观调控,建立动态调节机制。对于新建专业,我们进行年度检查并出具年度质量报告,对办学质量差的专业实行限期整改、暂停招生等退出机制。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对超编、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需要的专业实行国家控制。此外,我们还规定专业目录每10年修订一次,目录中的基础专业每5年调整一次,特殊专业每年向社会公布。这也有利于动态调整,增强主动适应能力。”林惠清说道。

可以说,此次目录修订的核心是建立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包括*宏观调控、高校自律和社会监督。其目标是促进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然而,只有这样的机制有效运行,办学自主权才能最终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