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山站成长记
中山站标志性建筑——刘角楼空间物理观测楼(摄于2月9日)。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新华社龙雪2月27日电南极中山站的成长记录——中国南极“科学城”的记录
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庆祝成立30周年。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南纬69度22分、东经76度22分的中山站,领略中国最南端“科学城”的风采。
“龙雪”号极地考察船上的舰载直升机从空中鸟瞰中山路。这些建筑形状新颖,颜色鲜艳。它们分布在南极大陆的拉森山上。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极地研究史上最大的研究基地,拥有完善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
位于中心的红色综合楼,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是车站最大的单体建筑。它的左前方是作为文化遗产受到保护的旧主楼。
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中国在南极圈的第一个考察站——中山站。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之后的第二个南极考察站。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可当年完工,当年越冬。与老发电大楼和老气象台一样,老主楼是中山站的第一代建筑。
中山站第一代建筑——老主楼(摄于2月9日)。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在该站建设之初,检查站的建设以传统的集装箱房为主。受当时技术水平、材料和施工条件的限制,该建筑存在诸多不足。南极洲的恶劣环境也加速了建筑设施的腐蚀和老化。视察队成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对困难。”第35南极科学研究队中山站队长胡红桥第三次在中山站过冬,他说,中国南极事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使中山站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2002年,中山站新建的两层宿舍楼与第一代集装箱式建筑完全不同。新宿舍楼配有钢架结构保温板。房间配有完善的卫生洗浴设施和通讯设备,大大改善了团队成员的生活环境。
随后,中山站迎来了“十五”和“十一五”,进入了大规模的扩张和转型时期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中国铁路建设集团南极项目部现场经理罗说,他是第7次来南极“建房”。
2002年,中国铁路建设集团加入南极建设,国家决定对南极科学研究站进行大规模扩建和重建。“十五”期间,集团团队成员参与了中山站综合楼、空间物理观测楼、污水处理楼、垃圾处理楼等的建设。中山站焕然一新。绿色“六边形”空间物理观测大楼是中山站的标志性建筑。新建的主厂房为中山站提供了更强大、更稳定的电力传输。
中山站的第一代建筑——旧气象台(摄于2月9日)。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南极气候恶劣,科学研究队伍有限,建设期也很紧。与国内施工相比,现场施工在进度安排、人员组织和施工环境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铁路建设工程集团南极项目部第35南极科学研究组成员、现场党支部书记郭兆伦说,科学组织和科学施工是确保南极特殊环境下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的关键。
在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中国铁路建设工程集团成员承担了配套维修车库、直升机停机坪、蔬菜大棚和激光雷达观测舱的建设。
“科学研究站的建设不是一次性的解决办法。它还需要维护大楼和后勤支援设备。”半个月前离开中山站,登上“雪龙”号返回家乡的罗说:“我对中山站的房子有着和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特殊感情,看着它们一点一点地建造,一年一年地增加。每次走进中山站,我都想回家,每次离开,我都舍不得离开。”
中山站的发展是中国南极科学研究发展的缩影。中山站的建成和扩建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南极勘探和研究的综合实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南极中山站完成激光雷达安装
下一篇:阿姆斯特丹将清理公共场所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