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工程教育”校长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5:38:14
...

科学网10月25日电(记者张婷黄鑫)创新驱动发展。当前,高校是否应该加快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工程科技人才?10月24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的“工程教育”校长论坛上,来自国内外工程教育领域的9位大学校长和专家围绕“面向新时代,提升工程教育新内涵”这一主题,为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长生主持了论坛的开幕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志和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分别致辞。华东理工大学的涂山东教授主持了论坛的所有报告和讨论。

李永志指出,2017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程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了“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标志着“新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接挑战、创新的重要目标。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如何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能力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是新时期上海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工程教育”校长论坛是华东理工大学面向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将“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的使命紧密结合,服务和支撑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目的是通过参与的校长和专家分享他们在工程教育创新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明确工程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分析工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从国际视角探讨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

针对论坛的主题“面向新时代,推进工程教育新内涵”,瞿景平在发言中谈了自己的想法。首先,面对新时代,工程教育应该有一个新的境界。如今,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为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共同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大学工程教育应该着眼长远,创新模式,开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第二,面向新时代,工程教育应该有新的内涵。大学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面对新时代,工程教育应该做出新的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和工程教育最大的国家。曲景平表示,华东理工大学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在进一步提炼现有工程教育特色的基础上,虚心向参与学校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才。华东理工大学肩负着推动我国高校工程教育内涵发展的新使命,提出了新的规划,做出了新的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法国化学工程学院联合会主席佛塔杜、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吴江、勃兰登堡理工大学副校长施泰因巴赫、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格罗宁根大学副校长斯伯兰·波普马、天津大学副校长胡文平、邓迪大学副校长蒂姆·纽曼、应用技术大学大学副校长弗兰克·施瓦茨、吕贝克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在“坚持五个发展理念,培养GI3型工程人才”的主题报告中,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提出,未来工程教育将更加注重创新创业、跨境融合、国际竞争和绿色工程四大要素。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LCS(实验室+俱乐部+商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践、孵化和创业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在跨境融合能力方面,提出了“人人知道工程,工程为人人”的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文化技术交流课程体系,通过文化技术交流,使工程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水平。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成立了国际工程师学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走向世界,不断提高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华立化学工程技术专业是*第一个通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认证的专业。工程人才必须关注环境、健康和人类安全。因此,华立注重培养学生的绿色工程意识。与企业共同建设环境健康安全课程,加强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各方优势,开设一系列“绿色中国”课程。

盖·吕萨克联合会由20所法国大学组成,专门培养化学和化学工程方面的杰出人才和尖端科学研究。目前,为法国和世界化工企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该联盟主席弗雷德里克·福蒂亚杜在主题报告《服务导向学习工程教育中的软实力》中指出,法国化学工程学院联盟培养的工程师不仅是应用型的,还包括外语能力、人文素养、团队精神、公共演讲能力、如何设计教材以及如何通过服务导向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弗雷德里克·福塔迪以辅助教育项目为例说明了软实力的重要性。在文化、艺术、科学和技术方面,学生可以参加一些体验式活动,这不仅可以与老师和学生互动,激发好奇心,还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在他所在的马赛*理工大学,将近三分之一的二年级学生参加了这样的项目,90%的学生认为这样的经历对他们的成长和成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工程教育应该如何转型和改革?在专题报告后的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工程教育的软实力、“新工程”建设、如何提升工程教育的内涵以及新时期工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