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刘道玉:无人能答的“钱学森之问”

科普小知识2022-07-31 13:21:05
...

"八年来,有人回答过钱学森的问题吗?"几天前,“2012年度科学中文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这位80岁的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说:“没有人真正回答过这个问题!”

2005年,当国务院领导拜访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说:“中国现在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技发明人才的模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它总是无法“冒险”出类拔萃的人才。

"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问题”。

刘道玉说,2000年他在上海第12期《教育发展研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大学创新教育的“SSR模式”,即第一个“S”代表自学或自主学习,第二个“S”代表课堂讨论,“R”代表研究。

“这篇文章获得了一等奖,但是一等奖有什么用?没有人阅读或理解它。”刘道玉说。

在刘道玉看来,“未来的大学将不再上课。老师会把课本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学习和观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然后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选择几个难度大、可行的科研问题。自学、课堂讨论和自主研究是未来大学创新教育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在任何大学实施。它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但尚未得到实施。我曾经去过几所大学,说我有义务做你们的顾问来进行实验。但是我们不能逃避教育部门的评估和检查。没办法!”

“为什么中国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世界上最低的?是我们的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刘道玉说,“如果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从源头上改变它。教育的来源是什么?我们教育哲学的源泉是塑造,而西方教育哲学的源泉是成长。父母应该用父母的概念来塑造他们的孩子,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要求来塑造他们的学生。这是“钱学森问题”中我国教育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根本原因

今天,这位80岁的老人把他理想中的大学放在了“下一代”身上。他告诉《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有理想的大学。我相信下一代中国会有理想的大学,其中会有一批优秀的教育家和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