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人
把关人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控制者,尤其是在大众传播的媒介组织内承担信息采集、选择和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包括从普通记者、编辑到总编辑以及电视节目制作人等。
1、含义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2、理论发展
“把关人”(gatekeeper)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节约战争开支开展了一场号召人们食用牛下水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卢因在对这场宣传活动的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除非家庭主妇们接受了宣传,把牛下水买回家中并做成菜肴摆上餐桌,否则她们的丈夫或孩子是很难有机会接触并接受这种不习惯的食品的。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主妇实际上起着一种“把关人”的作用。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再次论述了这个问题,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模式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不过,怀特在提出这个模式时并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并且只强调了编辑的“把关人”作用。正如后来不少学者指出的,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并不只有一个: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把关”环节,正意味着“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此外,“把关”虽然也与记者、编辑个人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但这些判断只有在与传媒组织的报道方针不相冲突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也说明了“把关”活动的组织性。怀特的“把关”模式对我们理解大众传媒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这个模式还只是对新闻信息的取舍选择过程的一种简单概括,它指出了经过大众传媒这道关口,某些新闻入选、某些新闻遭到舍弃这一事实,但并没有说明哪些新闻会入选或遭到舍弃,而正是后面这个问题,才涉及“把关”过程的实质。
怀特的“把关”模式
在卢因提出“把关”这一概念之后,许多研究者沿这一思路深入开掘,形成了一系列的把关学说,其中以怀特(D.M.White)的研究成果最为经典。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即通过对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筛选、过滤的。怀特的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法,聚焦于把关人,将把关行为的内核凸显出来,使把关探讨得以深入,这是怀特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但其突出的缺点就是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限,忽略了各种联系所形成的必然性与社会性。
麦克内利的把关理论是对怀特研究的发展与完善,他通过对国际新闻流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源与信宿、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而绝非怀特模式所显示的一个孤零零的“门区”。此外,对把关研究有所突破的,主要还有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理论”、墨菲的“沉默的看门狗理论”等。这类把关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信息传播的流动是单向的,专业的传播者掌握着对信息生杀予夺的大权,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对受众发挥着重要影响。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3、“把关”的标准
早在1965年,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曾经对国际新闻的选择标准进行过详细研究,他们在《涉外新闻的结构:四家挪威报纸中的刚果、古巴和塞浦路斯形象》一文中提出,有九种要素对新闻的选择和加工产生重要的影响,分别是:
(1)时间跨度(timespan)——某个事件的发生如果符合某种媒介的时间表,就会受到该媒介较多的关注。例如,数小时内发生的事件更适合于日报或广播电视新闻,而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的事件则更适合于周报。
(2)事件强度(intensity)——某个事件越是具有震动性,或事件的重要性突然增加,也就越有可能受到传媒的重视。
(3)明晰性(clarity)——事件的意义越清晰、模糊性越低,越适合于做新闻处理。
(4)文化接近性(culturalproximity)——事件越是接近受众文化或受众兴趣,越有可能被选作新闻。
(5)预期性(consonance)——符合某些既有的期待或预想的事件更容易被选作新闻。例如,人们预料某国近期内可能发生危机,与此相关的事件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6)出乎预料性(unexpectedness)——事件越是不同寻常,越出乎意料,越容易被选作新闻。
(7)连续性(continuity)——一旦某个事件被确认为有新闻价值,就会引起对该事件或相关事件的持续关注。
(8)组合性(composition)——某些事件的采用出于媒介内容的整体构成或平衡性的需要,有些事件则作为对照性事件而入选。
(9)社会文化价值(socioculturalvalues)——受众群体或“把关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也会对新闻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后来,一些学者在他们的基础上又做了些补充,认为从读者兴趣的角度,影响新闻选择的因素还应该包括:
负面性或否定意义(negativity)——负面事件容易引起受众关注,因而具有报道价值。
人性化或人情味(personalization/humaninterest)——涉及的人物越是具有人格特点和吸引力,越容易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冲突性(conflict)——人物或群体的对立冲突往往引发戏剧性结果,具有故事性,吸引受众兴趣。
4、“把关”过程的实质
大众传媒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