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心不竭,意不倦

科普小知识2022-10-16 17:03:08
...

■我们的记者张林

中国北方的春城有四个不同的季节。春天,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华英研究所)位于南湖之滨的庭院也是绿树成荫,相映成趣。

70年来,在这个顶尖的科研大院里有太多的故事。

一代学者的雕像

进入学院的正门,离被针叶树和繁茂的花包围的地方不远,矗立着一尊半身铜像。

他是一位难得的“两院院士”:*的*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科学院第一分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前身),历史上第一次重大制度变迁和重大学科转型时期的华英研究所所长吴学周。

*夕,吴学周不想跟随*政权迁往*。为了保护材料,他毫不犹豫地把科研材料和仪器藏在山里。他直到解放后才出来继续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吴学周和43名科技人员从上海来到长春,欢迎新合并的长春华英研究所。在这里,他们奠定了事业的基础,并开始了中国应用化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环顾雕像,这是一幅50 ~ 60岁的吴老的肖像:他拿着放大镜,亲切地看着研究所的主要实验室大楼。2008年秋雕像竣工时,八名院士出席了仪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原所长、院士王复松和倪家传为其揭幕。从那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和国庆节,它都成为举行文化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每个人都阅读诗歌,宣誓,重温历史,记住一代学生的真诚和奋斗,表达那些应该接受教育的人的感情和期望。

雕像代表了一代学者,固化了一代人的精神。尽管当时长春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一群爱国科学家选择在战争年代扎根。院士专家、刘纲、梁漱溟、钱仁源、钱、黄、王复松、倪家传、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一对夫妇和一盏灯

当参观华英研究所时,人们总能找到一些在科研人员中流传下来的故事。

2016年春节期间,学校的老师们不小心拍了一张照片。这可能是新年的第二天,从晚上9点到10点,华英医院一片漆黑,除了无机分析大楼的两盏灯还亮着。这是三楼和二楼的两个办公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他的夫人董(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院士)的两个房间。

大过年的,还在工作!这张照片被贴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引起了强烈的同情。

2017年1月,在华英研究所举办的第一次冬令营上,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刘靖宇向来访的学生举了这个例子。那次,王院士向学生们作了报告。当老人听到这个故事时,他只是解释道:“我没有那么聪明,所以我必须努力稳定地工作。”这些简单的话感动并鼓舞了学生。

在采访中,记者想看看学院大院里那两个常年亮着灯的传奇式办公室,却在三楼的办公室里碰见了王院士。王院士手术出院后不久,又一头扎进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桌上的电脑屏幕闪烁着一张未完成的数据表格。仓促的拜访迫使他停止工作,站起来,微笑着和每个人打招呼。

他的办公室不小,但看起来很拥挤,因为书和材料到处都是。老人办公室的“混乱”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你正在寻找什么,只要告诉他,他很快就会为你找到。

由于手术影响了声带,王先生无法顺利沟通。对于记者的问候,他只能频频点头表示歉意。尽管他身体不好,但他仍像年轻人一样工作。他和他的妻子总是出现在最终走出实验室大楼的人群中。

海主任特别助理记得王院士80大寿时,研究所为他制作了画册。相册出来后,他在每本书上题字,然后带着一摞书走出实验室大楼,打算把它们送给每个人。

那天海还收到了一张题词集,特别打动他的是:“我们向老先生学了两个字:极致!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做人。”

有些人可能会问,这样一件小事怎么会被抛在脑后呢?那天,大海觉得留下的是一份“精神遗产”。

年轻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温暖,也感受到了夫妇中的院士们对科学研究的坚持和奉献,他们互相关心,共同度过了漫长的一生。"如果家里有宝藏,那就是一个老人."以一群老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已经成为华英研究所的“瑰宝”,成为华英精神世界的一盏明灯。

一堆柴火,一堆子孙

对于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研究机构来说,要完全捕捉她的精神和气质、思想和文化并不容易。

在刚刚离任的华英研究所所长李佳看来,他们不仅继承了前人严谨的治学风格,而且摒弃了一切求实的错误思想,更加致力于事业的务实精神。赋予精神力量的一切都是文化。

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研究员尹景华,近年来为企业增加了160多亿元的销售额。孟永峰是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聚烯烃项目的负责人,他希望像德国聚合物物理学的先驱厄恩斯特·奥托·费歇尔一样,“科学贡献可以写进教科书”。从事稀土发光材料研究的李成宇研究员,目前最大的愿望是尽快完成中试生产,制定企业标准,实现长余辉可控稀土发光材料和器件的产业化目标...

一堆柴火养育了一群后代。把青春留在这里的人注定会眷恋不舍。所有为这里的人民奉献自己才华的人都一定会感到骄傲。

在华英研究所,几乎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展览室和展品,从古董科研设备到展示整个技术产品的演变。科学研究人员非常熟悉它们,学生们也接触到了它们。他们不仅能理解历史,还能继承背景,并能激发对未来的想象。

有人说,应该改变精神的不是张扬,而是稳步前进,做到十说六分;有人说适应的精神是创新,扎实工作,写一篇关于祖国的论文。还有人说,适应的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家庭和国家的感觉,科技创新应该造福于人民...不同的人对它的特征有不同的解释。在学院杨副院长看来,新时期的精神应该被赋予创新精神和责任精神。

“研究机构应该了解国家的需求,并为此努力工作。我们应该始终站在浪尖上,引领创新潮流。这是未来迫切需要学习的地方。”他说。

心是无穷无尽的,心是不知疲倦的。诚然,新时代的适应精神将继续被书写和赋予新的内涵。

中国科学新闻(2018-09-05,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