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可助全球抗疫少走弯路
目前,新皇冠肺炎已成为全球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显示,世界上确诊的新发冠状肺炎病例总数已超过20万,涉及166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有35个国家已进入紧急状态。清华大学医学院的两位专家程红和丁强就全球疫情的现状、如何看待疫情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以及其他公众关注的问题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程功说,我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的疫情防控应逐步转变为输入性防控态势。然而,欧洲对这一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已逐渐呈现出失控的局面。意大利确诊病例数已超过10,000。西班牙、法国和瑞士的新确诊病例也急剧增加。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目前采取的措施并不能有效扭转这一流行病趋势。虽然美国的诊断数据不高,但美国的核酸检测并不普及,未经检测的自然诊断数量也不高。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趋势,如果判断在一个好的方向上,就是世界各国,特别是疫情严重的国家,按照中国的成功模式,大大减少人员的流动性,成功地控制疫情。最糟糕的趋势和趋势是疫情失控,出现全球性疫情。
世界应如何加强预防、控制和合作应对?程功认为,为了有效控制疫情,未报告疫情的国家应做好检测和预防的充分准备。世卫组织还多次强调,中国模式是抗击病毒的有效手段,疫情严重的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经验”。至于流行病,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命运共同体。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保护健康、防止经济和社会动荡以及尊重*之间达成微妙的平衡。中国的经验表明,疫情是可以控制的。世界各国应积极开展检测、治疗、隔离和动员民众应对疫情。同时,为了加强全球合作和创新,所有国家都有经验和教训可以分享,世界应该相互帮助克服困难。
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新冠状病毒疫苗开发的结果?丁强说,药物和疫苗研发有一套严格的测试程序和评估标准(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来证明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需要时间,不能压缩。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是一个热点项目。然而,由于普通小鼠不能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它们不能被用作评估疫苗有效性的动物模型。人源化病毒受体转基因小鼠可用作评估疫苗有效性的动物模型。然而,由于制备和繁殖小鼠需要时间,目前很难有足够的小鼠,这给疫苗的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目前全球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毒药物、疫苗研发、快速准确诊断和病毒溯源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它仍然需要时间来证明抗病毒药物和各种疫苗的临床效果。
病毒会变异吗?这会给下一步的研究带来挑战吗?丁强认为,病毒变异也是一个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讨论的话题,目前很难得出结论,但总的来说,冠状病毒变异的速度比其他核糖核酸病毒慢得多,这不是目前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下一篇:数学考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