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灿院士解读*科技创新思想
当务之急是要抓住每一分钟,把创新落到实处,加强科技与经济的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的对接,创新项目与实际生产力的对接,研发人员的创新劳动与效益和收入的对接,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生产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在《江苏研究》(2014年12月13-14日)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
学习笔记
数据显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微弱转化的症结在于科技创新链中的诸多障碍。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职能错位;地方*习惯于把科技项目和资助项目作为指导创新的“警棍”。归根结底,这些制度性障碍是由于“对接”中的问题造成的。
“四个对接”的提出,旨在根除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顽疾,也是突破和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四个关键点。只有打破壁垒,才能彻底开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真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运作的规律,我们应该利用好财政和税收政策,为新技术的应用开辟渠道。科研机构应当使科研活动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为产业化创造条件。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郭广灿
郭广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他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通过对该学科的全面研究来掌握
目前,我国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措施还不到位。要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必须加强科技与经济政策、法规和计划的有效联系。为了加强创新和产业之间的联系,有必要研究更加面向市场的准入机制和商业模式。要加强创新项目与实际生产力的对接,必须建立更高效的科研体系和技术转移机制。为了加强研发人员的创新工作与他们的利益和收入之间的联系,有必要完善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充分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让科技人员在创新中获得合理的回报。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受益权管理的局限性,难以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与此同时,企业在科研上的长期“失语”也加剧了科技成果和企业的“两张皮”。
2015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加快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入比例,强化科研人员股权激励。
只有做好四个“对接”,科技发展才能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主线,着眼于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细化科技目标,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全面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
(本报记者陈欢欢整理)
中国科学新闻(2018-02-06,第一版集锦)
上一篇:王偃简介及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