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蒙古族民歌

科普小知识 2024-04-16 22:30:31
...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的风土人情。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2、按内容分类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狩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摇儿歌和儿歌等。

猎歌

来源于原始狩猎歌舞,内容大多直接模拟古代猎人们的劳动生活或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动作神态,有时是寓言性的动物叙事歌。代表作有呼伦贝尔盟的民歌《小白兔》、《三百六十只黄羊》等。

牧歌

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赞美生活,充满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牧歌的歌词既善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草原牧歌这一独特民歌体裁及其风格的形成,对蒙古族民歌的各个领域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曲,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蒙古族音乐的草原风格就是指牧歌风格。牧歌的曲调高亢、嘹亮、宽阔、舒展,节奏悠长,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

赞歌

其内容主要是歌颂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赞美家乡的山川湖泊等。多在那达慕大会或其它集会、庆典等特定场合演唱。如《成吉思汗颂歌》、《辽阔清秀的故乡》、《西辽河颂》等。赞歌的曲调简洁有力,节奏规整鲜明,较少华彩性装饰音。旋律的起伏不如草原牧歌大。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重唱与合唱。有些古老的赞歌,还有简单的和声。这样的民间合唱蒙古人称之为“潮尔”,由两名男歌手演唱,男低音唱出粗犷的固定低音,男高音则演唱悠长的曲调。

思乡曲

在蒙古族民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蒙古族享有盛誉的《母子歌》、《阿莱钦伯之歌》等,便是宽阔台汗时期的思乡曲。思乡曲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武士思乡曲,即指从军出征,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们所唱的怀念故乡的歌曲。如锡林郭勒盟民歌《旷野中的莲松树》。另一种是妇女思乡曲,即远嫁他乡的青年女子所唱的思念故乡亲人之歌。如科尔沁民歌《诺恩吉亚》等。思乡曲的艺术性较高,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结构严谨,调式运用丰富而大胆,转调离调手法很多。

礼俗歌

是在特定场合演唱,带有生活风俗性、实用性的民歌,如宴歌、婚礼歌、安魂曲等。宴歌主要演唱于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饮宴场合。婚礼歌在婚庆上演唱,曲调热烈、欢快。这类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主人们愿意聘请那些有名望的歌手在结婚仪式上演唱。安魂曲是在举行葬礼时演唱。曲调悲切哀婉,庄重肃穆。多为齐唱或合唱。摔跤歌是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摔跤比赛时演唱。每当双方摔跤手跳跃出场时,由男高音歌手领唱,其余人以固定低音式的和声予以伴唱。

叙事歌

叙事歌的曲调简短,结构方整,带有浓厚的说唱性。其演唱形式均为自拉自唱,用四胡或马头琴等乐器伴奏。演唱者也可以根据情节、刻画人物的需要,随时插入评述性的对白。产生和发展于内蒙古东部农业地区。反映的题材主要有歌颂人民起义斗争和英雄人物的,如《嘎达梅林》、《英雄陶克图之歌》等。表现爱情悲剧故事的,如《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等。反对宗教束缚,向往世俗生活的,如《东克尔大喇嘛》、《宝音贺西格大喇嘛》等。

好来宝

又称“好力宝”。蒙古族传统的说唱艺术,从口头文学发展而成。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相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多在节日、婚礼和喜庆场合演唱。“好力宝”是蒙古语音译,是“联结”的意思。有固定的曲调,演唱形式有单人、双人和多人,但以单人演唱为多。内容一般有思乡、赞马、民间传说、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外,还有即景生情,随兴口编的。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曲目长篇短篇均有。唱词为四句为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伴奏乐器多为马头琴、四胡。曲调豪放、淳朴,有较多的朗诵成分,具有浓厚的草原风味。著名演唱曲目有《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还是当艺人好》等等之外,还有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3、按特点分类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在60年代风靡一时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赞歌》,以及艺术魅力至今不衰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歌曲,即是以长调民歌力基础所创作的。

短调民歌

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在蒙古族民歌中,有很多长篇叙事的歌,如著名的《嘎达梅林》,它叙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为了牧人的生存,同达尔罕王和反动军阀张作霖斗争的故事。

4、按风格分类

科尔沁叙事民歌

草原无处不飞歌。在浩淼如烟的蒙古族民歌海洋中,科尔沁叙事民歌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

长调民歌和叙事民歌是蒙古族民歌艺术中的两大经典。科尔沁叙事民歌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上。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在科尔沁草原上产生、传承,与科尔沁草原这片丰厚的文化土壤分不开。在科尔沁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说唱“芒古斯乌力格尔”,即说唱英雄史诗的民间古老文化习俗。到了清朝,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蒙古说书“胡仁乌力格尔”应运而生。胡仁乌力格尔是在史诗、好来宝、赞颂词和汉族评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内蒙古东部,特别是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为什么过游牧生活的蒙古族擅长长调民歌,而半农半牧的科尔沁蒙古族擅长叙事民歌?笔者以为:在人烟稀少的原野上,游牧者亦歌亦喊式的长调也许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对大草原的特殊情怀,排解他们心中天高地远的孤独。而过定居生活的科尔沁人更多的是喜欢向他人倾诉。由此,叙事民歌自然更多地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心灵感受。由于科尔沁叙事民歌多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由民间艺人加工而成,所以绝大多数叙事民歌的歌名都是人名:如《达那巴拉》、《乌尤黛》、《哲德尔娜娜》、《白虎哥哥》等。据老人们讲,在科尔沁草原上,小伙子如果看上一个姑娘或与相恋的情人不幸分离,要专门带着礼品请求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给自己编歌。若村里出现了一个勇士或英雄,村里的“额布格德”(老人)也会亲自找歌手或艺人编歌。而更多的则是民间艺人们常常被身边的一些美丽动人的故事所感染,几个人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不一会儿就哼唱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歌来。一首叙事民歌往往要经过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和不断锤炼、加工,才成为久唱不衰的好歌。

同时,一首叙事民歌因地域的不同,会出现多个版本、多种唱词唱法。如民歌《乌尤黛》有科左中旗的《乌尤黛》、扎鲁特旗的《乌尤黛》和库伦旗的《乌尤黛》,其内容大致相同,而故事发生的地点却各不相同。

在科尔沁叙事民歌编唱、流传的过程中,说唱艺人“胡尔其”功不可没。他们在走村串户“说书”之余,把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民歌播撒到科尔沁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他们更多的又是从蒙古族老乡们那里学唱新的民歌,再按照自己的艺术理念对新学唱的民歌进行润色和加工。如著名民歌《白虎哥哥》,就是蒙古族曲艺大师——胡尔其琶杰听到一个叫白虎的小伙子和美丽的姑娘鲁依玛的真挚爱情被活活拆散的悲剧故事后,即兴创作出来的。

细心品味土生土长的科尔沁民歌,我们似乎还可以悟到一些西方洋歌剧的味道。近年来,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戏剧价值越来越被国内艺术家们看好。著名民歌《嘎达梅林》近10年相继被多次改编成话剧、舞剧和电视剧。

自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出版部门对这一民族文化瑰宝进行了系统的搜集、研究和整理,已出版的较有影响民歌集有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族民歌一千首》(其中近一半为科尔沁叙事民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科尔沁叙事民歌》(上、中、下)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间民歌手查干巴拉演唱的民歌》(大部分为叙事民歌)。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鄂尔多斯是个古老、神奇而美丽的地方。36亿年前这里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古陆之一;八百年前成吉思汗三次驻跸这里;近代史上这里出现过著名的反帝反封建的独贵龙运动及其著名领袖席尼喇嘛。她蕴藏了极其丰富的地下、地上、自然和文化资源,被称作“三大宝库”。她明明是高原,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草原的过渡带,但在地质上却叫鄂尔多斯盆地,储藏着大面积的水、煤、天然气和各种矿。

神奇的土地孕育神奇的文化,鄂尔多斯民歌就是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产生的神奇文化中的一朵靓丽奇葩。

鄂尔多斯民歌以鄂尔多斯蒙古民歌为主,还包含蒙汉调(也叫漫翰调)、山曲和二人台共四大类。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一般都有固定的词、曲和歌名。按照曲调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

长调歌曲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族的传统歌曲。曲调深沉古朴,舒缓悠长、跌宕起伏,高亢豪放。在其漫长的民间传唱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为大多数所公认或接受的演唱特点,即长音中间部分出现颤音,且颤音的大幅度逐渐增大,使歌曲听来更加开阔、舒展。像《圣主的两匹骏马》、《六十棵榆树》、《班禅庙》等回肠荡气,让人百听不厌。这种长调多在大型宴会、有长者参加的活动或比较慎重的场合首先演唱,因此也有人称这类歌曲为“国调”或“宫廷调”。

短调歌曲:结构短小巧玲珑精悍,节奏明朗有力,情绪欢快活泼,歌词言简赅,音乐形象鲜明,曲调优美动听。它在旋律的级进起向中经常采用反向转位的手法,在六、七、八九度远距离跳进现象十分常见。比如,《紫檀栗马》、《甘德尔梁》。另外,在传统的五度调试的民歌中加入七声调式的引子和过门,更别具一格。这些特点使“短调”民歌具有强烈的舞蹈性,比如《圆顶帽子》、《鄂托克的西部》等,使鄂尔多斯的歌和舞两朵并蒂花在高原上交相辉映。短调歌曲几乎没有不可以演唱的场合,因此也有称这类歌曲为“红调”。

经典歌曲:于是晋西北苍凉的民歌传入了鄂尔多斯,尤其是鄂尔多斯东部,如闻名于民歌界的《走西口》、《五哥放羊》等等,已经深入鄂尔多斯大地,尤其是鄂尔多斯的东部准格尔旗和北部的达拉特旗,成为民间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曲目。

如《小西召》、《山头上》、《十五岁》等经典民歌。  

鄂尔多斯古如歌

蒙古长调歌曲是最能代表蒙古族音乐艺术成就形式之一,它的旋律悠扬,内容丰富,演唱独特,具有强烈的草原气息和鲜明的蒙古族文化特征,蒙古族长调歌曲是蒙古族人民在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在游牧文化的土壤上生长,在牧人毡房温暖的怀抱中成长,蒙古族长调歌曲具有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史,根据历史文献,民间口碑,中外研究成果来看,基本判断其大约产生于狩猎生产时期,至今,至少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有着源渊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蒙古长调歌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它始终与人民共命运,心连心。

蒙古长调大致有鄂尔多斯长调,锡林郭勒长调、东北长调和外蒙嚓尔嚓长调等几种。鄂尔多斯长调的历史十分悠久,大都产生于蒙元时期,具有浓郁的蒙古古代生活气息,富有浓厚的蒙古古典文化色彩,鄂尔多斯蒙古长调具有特殊性,  它是蒙古民族唯一保存完整的宫延歌曲,又叫“古如歌”,蒙古语“古如”含有国家或朝延之意,杭锦旗是“古如歌”的故乡,鄂尔多斯蒙古长调(古如歌)主题严肃,内容正统,以说教为主。大多是一些宫延或国宴演唱歌曲,内容唱时政,唱佛教、唱父母、唱故乡或唱骏马,如《圣主骏马》、《班禅庙》、《绵羊白的房子》等;  现存仅七八十首,但会唱的人寥寥无几,都是些年龄比较大的老人,  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大多分布而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以独贵特拉镇,吉日嘎朗图镇为主,梁外原白音恩格苏木靠近沿河一部分。鄂尔多斯民歌“古如歌”基本特征是不能随便吟唱和随意。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阜新地区,已有300多年历史,据不完全统计,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有350多首。它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调基础上产生的短调民歌是蒙古族歌曲的一次飞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记录了本部落的发展历史,反映了本部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对现代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在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地方戏曲剧种阜新蒙古剧,填补了蒙古民族没有戏曲的空白。

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志》记载,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旗主善巴率众到现今的阜新地区定居,从此,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由过去对草原蒙古包的赞颂变为对草房、檩子、土墙的描述。

由于生产生活的改变,以及和周围其他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生活习俗、文化形态都有所变化,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逐步形成了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文艺形式。

清朝中、晚期起,民间涌现的大批职业和半职业说唱艺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户,到处演唱,把短调民歌带到各个角落,还随时把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编成新的短调民歌进行演唱。如19世纪初的旦森尼玛、乌日土吉乐图;20世纪初的佟德林、图古乐;现在活跃于民间的马国宝、杨铁龙、吴海峰等。

据调查,流传于我国东部各蒙古族地区的许多短调民歌都发祥于蒙古勒津(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很多民歌的歌词中,均唱到了蒙古勒津的人物、山河、经济、宗教、风俗等。从而,蒙古勒津享有了“歌的海洋”之美誉。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有赞颂歌,主要赞颂英雄人物和事件,如《六十三》、《海龙》、《那木斯莱》等;情歌是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如《云良》、《打雅波尔》、《霍英花》、《海棠白棠》等;礼仪歌是蒙古族举行祭祀活动时唱的歌曲,有《呼和庙》、《祭火歌》、《关公颂》等;酒歌有《四季歌》、《天上的风》、《四海》等。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和众人合唱等形式。歌手不分男女都穿长袍、穿长短坎肩,均系腰带。男的带礼帽,女的带头饰,男女足蹬皮靴子。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歌者纵情歌唱,余音绕梁。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解放初期,蒙古勒津约有300多个蒙古族村(屯),每个屯子都有10多位、甚至数十位歌手,可谓时时都唱歌,处处有歌声。而今40岁以下的青少年的脑海里已没有“民歌”这一概念,如不及时抢救,面临失传、灭绝的危险。 

从20世纪80年代始,阜新市、县文化部门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共举办了12届民歌培训班和演唱会;完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辽宁卷》(省、市、县阜新民歌);举办了12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出版了汉文版民歌集《乌云珊丹》;出版了4部蒙文版《蒙古勒津民歌集》。

随着申遗和保护工作的深入,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越来越受人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蒙古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如今,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已被确定为我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旋律,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因此,民歌被蒙古族群众誉为“宴席上的醇酒”。在节庆假日、婚宴嫁娶、生日祝寿等活动中,人们都要演唱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这成为了郭尔罗斯地域文化的一个亮点。

关于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渊源,《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两书中的观点认为,清代的郭尔罗斯前旗是哲里木盟盟府的所在地,是十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蒙古族民间艺人在这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为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产生、发展、繁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而且,由于清朝*“移民实边”的推行,促成了“文化北移”现象。受这一现象的冲击,郭尔罗斯农业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了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毡房到土木房等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也进而形成了蒙汉兼容、农牧相宜、长短调结合的独特风格,《陶克陶胡》、《龙梅》、《高小姐》等许多民歌,就产生于这一时期,并传唱至今。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章法严谨,表现手法极为丰富,有的“比方与物,托事与事”,有的以对仗的副段体出现。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调式普遍采用五声音阶,艺人和歌手在演唱时,都要采取唱白结合的方法,叙述情节。因此,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绝大部分是叙事民歌,讲的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人和事。

20世纪30年代,丹麦学者、探险家哈士伦在前郭尔罗斯考察时,收集了蒙古族民歌50余首,现收藏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博物馆。1943年,苏赫巴鲁搜集、桑吉扎布演唱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龙梅》,由新京(长春)唱片株式会社灌制唱片发行;1955年,女声小合唱《龙梅》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1978年,苏赫巴鲁考察文章《一首蒙古族民歌的历史—龙梅》在《乌兰牧骑演唱》刊物发表。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最为完整的民歌历史故事。

前郭县高度重视民歌的传承,为弘扬这一民族文化,他们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到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起源地开展普查活动,全面了解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历史、分布状况、传承方式、社会地位和生存现状,挖掘整理了原生态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文化工作者通过文字纪录、摄影、摄像等普查手段,全面搜集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资料,已汇编、出版发行二十万字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同时,他们采取对内培训、对外交流和以老带新等方式,实现保护作品、保护传承人的目的。多年来,前郭县在每年正月期间都举办蒙古族民歌汇演,并通过汇演发现人才、整理民歌、保护和发展此项民族文化艺术。县草原文化馆、民族歌舞团等单位先后聘用了多名民歌演员,并购买了乐器、服装等,为进一步传承保护和丰富发展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奠定了基础。

全县上下还加大了宣传力度,以查干湖旅游节为平台,通过策划、包装、录制及出版发行,大力宣传、广泛推介。2006年9月,县委、县*组织有关人员将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中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策划、包装、录制,并由*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郭尔罗斯民歌集》DVD光碟,使其成为全面了解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载体。2008年,与央视合作,录制了12期郭尔罗斯民歌节目,并在央视《民歌·中国》栏目中陆续播出,极大地彰显了郭尔罗斯文化魅力。同年6月,郭尔罗斯民歌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文艺工作者已经搜集到产生、流传在郭尔罗斯的蒙古族民歌约128首。

5、传承意义

蒙古族民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也是蒙古族整个文学艺术的主流。“逐水草而居”是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游牧文化的基础。蒙古族民歌乃是最生动、简便,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一部蒙古音乐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蒙古民歌的历史。

上一篇: 布朗族民歌

下一篇: 黄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