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百科

呆滞贷款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12:31:14
...

呆滞贷款,是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帐贷款)。

中文名:呆滞贷款

英文名:DoubtfulLoans

条件:已逾最后还款期限

主管部门:财政部

1、稽核程序

一、检查呆滞贷款划转是否及时,账、据、表、卡是否相符。

二、认定是否准确、形成的原因是否查清,有无将不属于呆滞贷款的划为呆滞贷款。

三、呆滞贷款债务是否落实,有无应落实而未落实或虚假落实的问题。

四、借款单位是否制定了还款计划,还款计划是否真实,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是否可靠。

五、对应收回的呆滞贷款是否按计划如数按时收回,有无虚假收回问题。

六、对重新落实呆滞贷款债务的贷款借据,要检查借据内容是否完整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办理了担保和抵押手续,担保人(单位)是否符合条件。

2、与呆账贷款的区别

呆滞贷款是指已逾最后还款期限,但还没有时间可以全额计提坏账的贷款。  

呆账贷款则是逾期且可以全额计提坏账的贷款,财务规定是逾期超过三年的可以按呆账贷款处理。  

这两个主要是财务会计上的概念的区别,前者在账上反映为资产,后者则全额计提坏账了,所以会计上不反映为资产(或说资产已经为零了)。但从法律上来将都是到期未履行的债权,没有实质区别。

3、相关分类

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目前中国的银行对贷款普遍采取如下分类方式: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后三类,即“一逾两呆”合称为不良贷款。

但在部分银行中,存在一种现象:贷款只要超过约定还款日期就认定为逾期。同时中国银行界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信贷管理方法,将贷款按风险程度分类,为特定风险级的贷款作相应的准备金提取及其他手段。这套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即“五级分类法”。将贷款风险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者称为“不良贷款”),它将贷款按实际偿还可能性分别按不同比例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并专门用于贷款呆账损失的核销,并以贷款质量的升级为管理目标。

这种分类方法,界定的标准为期限: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贷款利息拖欠逾期三年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呆账的核销要经财政当局批准,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仅需提取普通呆账准备金(还不到贷款总量的1%)。

4、贷款质量指标

贷款质量指标主要有贷款逾期率、贷款呆滞率和贷款呆帐率,计算公式分别为:逾期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8%呆滞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5%呆帐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2%其中逾期贷款是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归还银行借款而成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1年以上,3年以内的贷款。呆帐贷款主要是指逾期3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贷款。以上三种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

5、数据影响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可能无法收回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不能收回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