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成本
广义的消费成本是指消费者为实现消费品或服务的效用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购买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支出,是消费动机产生、搜索、寻找、了解、比较、购买、使用、损坏报废及配套支出等各方面的总和。
中文名:消费成本
实质:消费者承担费用
相关概念:成本;企业成本;企业费用
1、消费成本的定义
广义的消费成本是指消费者为实现消费品或服务的效用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购买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支出,是消费动机产生、搜索、寻找、了解、比较、购买、使用、损坏报废及配套支出等各方面的总和。
消费成本
狭义的消费成本就是指消费者支付的消费交易成本和附带成本。
2、消费成本的效应
消费成本对人们的消费形成挤出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所谓“挤出效应”,即对既有消费成本的支付,将可能挤占对其他消费品的购买支出,从而挤出其现期或未来的消费。显然,消费成本的挤出效应直接取决于人们现期与未来的收入以及种种预期,并与其成反方向变化。
所谓“替代效应”,即人们会在同类消费品中,以对消费成本更低的购买或加倍购买,来替换或拒绝消费成本更高的消费。如当单向收费的小灵通上市后,人们纷纷购买或将手机改换为小灵通;而有人认为,不出三年,当使用效能更好的手机话费降低后,小灵通将被淘汰。可以说,许多新产品能占领市场,并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其获得了消费成本更低的替代优势。当然,上述货币消费成本与非货币消费成本,同样也存在替代效应或关系。
消费成本
所谓“收入效应”,指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一方面,对支出多少货币的优先考虑,让位于值不值得支出货币,于是,对货币消费成本的重视逐渐减轻,更舍得花钱;另一方面,由此而带来的消费扩大,又造成同一时间、同一消费者面临自身的消费能力与多种消费选择的冲突,于是,对非货币消费成本包括消费的机会成本的重视不断加强,更讲究消费的质量、功能、档次、品位、权益,以求得消费最优化。这从发达国家消费的历史与现状看,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事实与规律。而在我国目前,这还是少数人(高收入者)的情况,大多数消费者在消费中往往更重视货币消费成本。
3、消费成本的作用
消费成本的作用不仅限于消费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乃至其他非经济领域都有直接影响。这里暂就消费方面作一些分析。
(一)消费成本是制约消费的一种重要因素
1.消费成本是人们消费的一道门槛。
首先,作为货币消费成本部分,构成了人们消费的货币或价格门槛。这是一种客观的实在的门槛。即使人们现时都能购买所需消费品,但其消费成本数额超出了未来可能或意愿的支出,这种消费品就不会被购买。如:有人对北京汽车市场的调查反映,5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使用成本过高,很多人买得起车养不起车;人们购买打印机时,常常会选择能承受其使用成本(即更换墨盒的价格)的品牌及型号;人们购买住房时,往往在考虑其物业管理费、交通费等的基础上来决定购房的种类及位置;不少地方的农民不一定买不起电冰箱,他们担心的是较高的电费。
当然,这种门槛的高低对收入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不同。一般地看,高收入者不太计较货币消费成本,关键在于消费本身是否满意(包括获得优越感、炫耀感或广告效应),因而其货币——价格门槛若有若无;中等收入者对货币消费成本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进行消费购买时,往往要慎重考虑它的多少及对其他支出的影响,故存在选择性或暂时性门槛;低收入者现期收入可能不足,预期新增收入也不乐观,对新增货币消费成本支付有困难,这尤其表现在低收入的退休者中,他们对不少商品如轿车,即使能购买却可能永远不会购买,故存在长期性、不变性或终身性门槛。
消费成本
其次,作为非货币消费成本部分,构成了人们消费的非货币或偏好门槛。这个门槛一般伴随上一门槛产生,但也可能独立存在,并且,有较强的主观性。假设人们不存在货币——价格门槛,那么珍惜时间的人,若不愿付出时间消费成本,则可能减少或放弃十分耗时的消费,如度假、旅游乃至宴会、社交;讲究爱护身体的人,就不会去抽烟或过多的饮酒;喜欢少有牵挂或怕麻烦的人,会怕万一遇上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带来的不愉快及风险等,则干脆拒绝消费,也觉得买车不如打的,这样可避免停车、防盗、养车、维修的麻烦或发生事故的风险;而仅追求消费时快感或时髦等特定满足的人,则不太计较非货币消费成本的弊端。
同样,这种门槛的高低,对收入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也不同,但与货币——价格门槛却刚好相反。一般地看,高收入者愁如何能进行更多更好的消费,更注重非货币消费成本,会非常慎重地对待这种门槛。中等收入者在考虑货币——价格门槛时,或多或少地还会考虑非货币消费成本,故常常会同时考虑这两个门槛。低收入者在购买消费品时,首先考虑的是货币——价格门槛,由于消费不足,所以他们暂时还不会注重非货币消费成本这个门槛。比如有些人宁肯跑到很远的地方购买价廉的物品或明知该物品是假冒伪劣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也照买不误,以至发生假酒中毒等现象。
消费成本的门槛,将可能压抑人们的消费热情,阻碍人们消费结构升级,造成消费断层。
2.消费成本对人们的消费形成挤出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4、消费成本的构成
1.为实现已购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另外需购买的具有配套或辅助性质与功能的互补品及保养、维修等的支出。如购车后使用中需再购燃油及维修,打印机的墨盒更换,等等。这种支出一般是多次性、持续性的,即伴随所购产品的消费不断进行而不断发生。它主要产生于对消费对象本身消费的需要,属于具体消费的内在需要,由消费对象的自然属性决定,大多是客观存在的、必不可缺的,无论其支出的多少或价格的变动,但要支出的项目是较稳定的。
2.为实现已购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另外必需的各种税费支出,及由其各种负外部性(对生态环境、他人或后代造成种种损失)引起的、应该但可能尚未支付的费用。如购房后用房的物业管理费,购车后用车需再缴纳的各种费、税等。这一般也是多次性、持续性的。它主要产生于消费的环境,属于具体消费的外在需要,由消费对象的社会属性决定,很多是制度性及政策性的。其支出的项目及量的多少等都是可变的。
3.为实现已购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另外需支付的所有其他代价。这包括:(1)需支付的时间机会成本,如消费时间可能占去赚钱的时间,这种消费的时间可能挤掉别种消费的时间等。(2)需支付的身体健康的损失,如抽烟、吸毒等。(3)需支付的精神消耗及心理负担,如消费中产生的各种麻烦、担心和遇到的不愉快,包括消费者权益受损等。(4)需支付的关系代价,如不少消费(像娱乐聚会、宴会、乃至高尔夫球等)须多人或群体才能进行,这要花时间、精力及钱财等去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5)需支付为进一步获得相关消费知识、技能等,而去学习培训的费用与时间,如购买电脑后的使用技术学习培训。(6)需面对不确定性而承受的风险,如旅游中可能的种种意外事故(像飞机坠毁、撞车翻船、山塌雪崩等),因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导致在消费过程中的损失(其中有的也属(3))。这些支出主要产生于消费者自身的状况、特点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绝大多数由消费者与消费对象及消费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对不同的消费者是不同的,对同一消费者也是变动的。
消费成本
另外,这三个层次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其中,(1)、(2)两个层次可直接以货币计算和支付,表现为消费成本中的货币形式,也可称为货币消费成本;(3)则不能直接以货币计算和支付,表现为消费成本中的非货币形式,又可称为非货币消费成本,但它可用货币折算,转化为货币形式来度量与支付。
由于消费成本最终都可用货币来度量与支付,那么,根据支付次数及大小,又可将其分为:一次性支付与多次性支付的消费成本,如烟花爆竹的燃放与上面所举的大多数商品的消费;支付递减性与支付递增性的消费成本,如消费中精减节约的效应与维修费的增加或性价更高的新产品出现;可忽略性与需权衡性的消费成本,如电视用电、皮鞋擦油与空调用电、小车费税;始终低于消费品本身价值与逐渐超过消费品本身价值的消费成本,如物业管理费与打印机墨盒等。
此外,从支付的主体看,消费成本还可分为消费个人成本与消费社会成本。前者由消费者本身直接支付,由消费的内在性决定;后者由社会替消费者来承担,由消费的负外在性造成。
上一篇: 埃米利奥·F·阿奎纳多
下一篇: 金钱桔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