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公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教委),*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校,科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行业协会(协会)及相关企业:
开展“新工程”建设,是我部深入学习贯彻新时期*中国特色*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高等教育中书写“开拓进取之笔”,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育部函[〔2017〕33号)精神,在有关各方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沟通评审、专家组评审和公示,我部决定将612个项目确定为首批“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各有关单位要把“新工程”建设作为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起点。他们应该用实际的成绩,用实际的行动,用实际的结果,以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精神,推动项目的实施。现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以“新工程”概念为指导,凝聚更多共识。“新工程”建设是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战略举措。以新技术、新产业、新形式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需要“新工程”。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需要“新工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的转换呼唤“新工程”。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新工程”。要把握“新工程”建设的内涵,统筹考虑“新工程专业和工程新要求”,加快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改造和提升传统工程专业,积极规划未来战略领域的人才培养。我们要探索“新工程”建设的新思路、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实现从学科导向到行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工到跨界融合、从适应性服务到支持引领的转变。
二是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多元化探索。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新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工科优势大学应在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性大学应该在推广新技术和培育新产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地方高校应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支撑作用。“新工程”建设应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催化剂”,系统推进高校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教师评价和激励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推动和引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改革。创新大学组织形式,促进“科技”、“工业与工人”、“工农业”和“工业与文化”的结合。面对当前的行业,建立一所面向未来发展趋势的现代工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迫在眉睫。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改革成果,需要在新兴工程课程的课程体系、新形式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网上开放课程、工程教育师资和实践基地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加强项目组平台上的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发挥“新工程”研究和实践项目组的平台作用,定期组织项目交流,积极吸收社会资源,加大校际协作的推动力度。“新工程”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和科技专业教学与参考咨询委员会应发挥“总参、咨询组、指导组和推广组”的作用,加强对相关项目组的指导、支持和服务,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和讨论等。,从整体上推进本领域“新工程”的建设。我部将及时报告和表扬全国高校“新工程”建设的典型经验,并提醒或撤回进展不佳的项目。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新工程”研究机构,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
4.通过协调内部和外部资源来增加项目支持。我部将扩大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和培训计划”(2.0版),并适时增加“新工程”专业。“新工程建设项目”是在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中为聚集企业资源而设立的。鼓励部属高校统筹使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鼓励“双一流”建设大学将“新工程”研究和实践项目纳入总体“双一流”建设规划。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省级“新工程”研究和实践项目,并利用多种渠道提供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地方人民*将“新工程”建设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等。
附件:首批“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清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