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洛阳轨道交通

科普小知识2022-10-03 16:38:50
...

洛阳地铁,又称洛阳轨道交通,是服务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第一期规划由4条地铁线路组成,2016年2月正式上报到国家发改委,2016年8月25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标志着洛阳成为河南省第二个,中西部地区首个拥有地铁的非省会城市。《洛阳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一期工程4条地铁线路,并对局部线路进行了微调,一期工程线网总规模102.6公里,车站数63座,其中换乘站8个。洛阳地铁作为公共客运体系的骨干,将承担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洛阳地铁将成为构建洛阳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该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根据规划,在2020年前洛阳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一期将建成投入运营,其中洛阳地铁1号线起自谷水西站至文化街站,长约23公里,设站19座,投资170.58亿元;洛阳地铁2号线一期起自经三路站至龙门大道站,长约18.3公里,设站15座,投资140.3亿元,1号线和2号线一期列车均采用6B编组。2016年9月27日,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史家湾地铁站和洛阳龙门站地铁站两处试验段2016年底前开工。

中文名:洛阳地铁

外文名:LuoyangMetro

营运城市:河南省洛阳市

服务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轨道标准:1,435毫米(标准轨)

运营单位: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报站语言:普通话、英语

规划线路:4条(一期)

规划里程:102.6公里(一期)

规划车站:63座(一期)

首线开工时间:2016年12月底

首线开通时间:2019年12月底

1、建设历程

2009年1月,洛阳市人民*公布关于成立洛阳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2010年3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请专家在洛阳召开《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咨询会。

2011年9月,洛阳市发改委、洛阳市轨道交通项目筹建处组织召开轨道交通项目文物保护规划研讨会。

2012年9月,线网规划已完成,1号线、2号线预可研报告基本完成,土地利用控制性详规初步方案已确定。


洛阳地铁一期工程

2013年8月,1号线、2号线的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并于8月底上报河南省发改委审核。

2013年9月,规划上报河南省发改委审查结束,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4年7月,国家文物局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总报告》。

2014年11月,国家环保部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2014年11月,《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相关部门专家的评估。

2016年2月,洛阳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住建部的审批,并上报国务院。

2016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该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洛阳地铁顺利获批,洛阳成为河南省第二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拥有地铁的非省会城市。

2016年9月27日,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史家湾地铁站和洛阳龙门站地铁站两处试验段2016年底前开工。

2016年10月8日,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筹建处对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等信息进行公示。1号线试验段于2016年底前正式开工,全段计划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全段预计2021年年底建成通车,总投资估算为170.58亿元。

2016年12月17日,洛阳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史家湾试验段预埋保通工程开工,轨道交通二号线洛阳龙门站送客匝道改造工程开工。

2、线路规划

1号线

1号线规划全长22.97公里,共设19座车站,其中高架站1座(谷水西站),地下站18座,3座换乘站。

1号线最小站间距为0.8km(康乐街站至文化街站),最大站间距为1.5km(秦岭路站至景华路站),平均站间距为1.22km。

1号线为一条东西方向的直径线,西起谷水西,经中州西路、武汉路、西苑路、牡丹广场、延安路、中州中路、中州东路,至瀍东(中州东路与二广高速交叉口东)。

1号线与城区东西方向的直径线基本重合,覆盖了洛河以北东西向的主要客流走廊,沿途经过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和瀍河回族区。它将主要解决洛河以北城区东西向客流运输的问题,以加强洛河以北各区之间的联系,高峰流量预测值3.21万人次/小时。

2号线

2号线全长33.8公里(2号线伊河以北段长约23.55公里,伊滨区段10.25公里,为远景预留),沿途设车站19个,其中高架车站4座,地下站15座,换乘站4个。

2号线最小站间距0.815km(洛阳火车站站至健康中路站),最大站间距为2.02km(寨坪村站至衡山路站),平均站间距1.28km。

2号线大致为“Z”字形,起点位于北环路红山乡杨冢村,之后沿北环路向东,到国花路向南,穿越陇海铁路到洛阳站,再沿解放路向南,从牡丹桥侧面穿越洛河到达隋唐城路,然后向西行至王城大道,再向南到牡丹大道,从景观大道(兴洛西街和兴洛东街之间)向南到高铁龙门站北广场,最后向东进入伊滨区(终点)。

2号线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洛阳站和高铁龙门站两大交通枢纽,以加强洛北主城区和洛阳新区之间的联系。与此前公布线路相比,2号线有局部调整。原有规划中,位于2号线的洛阳龙门站、2号线与4号线的换乘站龙门大道站,都距离洛阳龙门站北站房较远,客流换乘距离过长,规划将其局部线位和车站移至洛阳龙门站北广场影响区内,规划2号线建设先于3号线,通过2号线,将3个综合客运枢纽串联起来。高峰流量预测值3.1万人次/小时。

3号线

3号线全长31.2公里,其伊河以北段长约23公里,沿途设18个车站,其中4个为换乘站,高峰流量预测值3.07万人次/小时;伊滨区段规划8.2公里,为远景预留。

大体为“L”字形,起点位于新规划的310国道与华山路交叉口,沿华山路向南到中州西路,之后沿中州西路向东到太原路,经牡丹广场、南昌路、河洛路,然后从瀛洲大桥侧面穿越洛河,经开元大道向东进入伊滨区(终点)。

3号线贯穿了洛阳市老工业区和洛阳新区主轴线,覆盖了涧西区、高新区和新区东西方向的主要客流走廊,加强了老工业区和高新区、洛阳新区的联系。

4号线

4号线全长17.4公里,沿途设车站12个,其中3个为换乘站,高峰流量预测值2.55万人次/小时。

起点位于现310国道与洛孟公路交叉口,沿洛孟公路向南,穿越陇海铁路到洛阳东站,之后经环城北路、环城西路、金业路,从洛阳桥侧面穿越洛河到龙门大道,沿龙门大道一直到龙门石窟。

4号线大体与洛阳市城区南北方向的直径线重合,途经老城区、洛龙区,覆盖洛阳市城市北部和南部的主要客流走廊,重在加强洛河以北城区和洛阳新区之间的联系。

3、运营线路

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地铁建设线路

线路 洛阳地铁1号线 洛阳地铁2号线 洛阳地铁3号线 洛阳地铁4号线
开工日期 预计2016年12月 预计2016年12月 预计2017年12月 预计2017年12月
通车日期 预计2019年12月 预计2019年12月 预计2021年3月 预计2021年3月
运营方式 / / / /
标识色 红色 淡绿色 / /
起点站 谷水西 经三路 洛阳北郊机场 龙泉东沟
终点站 文化街 龙门大道 顾龙路 龙门石窟
车辆基地 杨冢车辆段

瀍东车辆段

王城停车场

刘富村车辆段

/ /
车站数 19 15 18 12
长度(公里) 23 18 31.2 17.4
列车编组 6B 6B 6B 6B

4、建设模式

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洛阳市*授权由洛阳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目前已经国资委研究并通过公司章程、股东会决定等资料,完善了出资人手续,2016年9月27日洛阳市工商局完成审核,公司正式成立。

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将负责洛阳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广告;轨道交通设备销售和租赁;站场物业管理;轨道站线及相关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及上盖物业开发;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其他特许经营权的经营、投资业务等。

洛阳地铁项目将采取“指挥部+公司”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同时聘请了国内轨道交通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洛阳市轨道交通建设有关问题进行咨询、决策。

5、地铁特色

洛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地铁站点建设、车厢设计等环节,将更多凸显特色历史文化、牡丹元素等。

按照“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理念,2016年9月以来,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已经邀请多家公司按照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对地铁沿线地下综合开发工作开展专题研究,重点围绕上盖物业开发和地下空间利用,实现以地铁沿线物业的升值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同时,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已邀请设计单位开展地铁与各种交通方式无缝接驳方案的规划研究。

为达到地铁站与周边城市功能、设施融为一体,方便群众出行的目的,未来,洛阳地铁站将按照“一体化综合交通”方式设计,各个地铁站口将科学设置,确保与公交站、公益自行车出租点、出租车停靠点等接驳换乘设施有效衔接。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基本原则,线路走向要沿着主客流方向选择并通过大客流集散点。1号线路自西向东穿越工业区、大型住宅区、商业文化中心、公交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便于乘客直达目的地,减少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频次。

2号线、3号线和4号线的规划方案,缩短了洛河以北城市区和洛阳新区的时空距离,符合我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对拓展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市中心的金融、贸易、服务业的功能,提升我市城市土地的单位使用率等方面将提供有力的支撑。

运量大。数据显示,目前中州路在交通高峰期的通行效率约为每小时1万人,按照每两分钟一趟的饱和发车密度,我市公交车单线的运力为每小时3000人至5000人。规划中的1号线按照高峰期客流量每小时3万人进行设计,是现有中州路通行能力的3倍。其运量大的特点将有效弥补现有交通运输结构运力差的问题,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速度快。1号线的设计最高时速将达到80公里,算上停靠沿途站点的时间,平均时速也在40公里以上,比现有机动车的平均时速快两倍。1号线沿途初步规划了19个站点,单向运行时间为30分钟左右,建成投用后将极大缩短洛河以北城市区居民的旅途时间。

时间准。1号线建成投用后,初步确定头班车为早晨5时始发,末班车为21时,运营时间长达16个小时。在客流高峰期,发车密度为3分钟左右,由于规避了拥堵等问题,可确保乘客准时到达目的地。

安全舒适。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将使用目前技术先进的B型地铁列车。该车采用先进的车载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高,集列车监视、诊断和控制功能于一体,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最先进的主流技术,具有无人自动折返功能。

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全部线网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修建1号线全线及2号线大部分,规模为41公里。作为一项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影响广泛的系统工程,我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不仅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吸纳就业。我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主要能提供三大类就业机会。第一类是参与建设、维护的人员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开通后的运营、管理人员。以1号线为例,建成投用后,仅全部站点以及车辆上直接安置的服务保障人员就能达到数千人。第二类是因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衍生的服务业人员。第三类是城市轨道交通开通后会带动房产、广告、地铁艺术等行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员。初步估算,1号线可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

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水平。按照规划,最先启动的1号线总体投资约为150亿元,在初期运行阶段至少需要100台车,其中相当数量的车由我市企业制造,按照每台车1000万元左右的采购价格,这笔丰厚的订单将有力拉动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此外,在工程建设阶段需要使用大量的盾构机等重型工程机械,这将为我市盾构机生产企业以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

上一篇:北京地铁R1线

下一篇:曼谷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