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林群

科普小知识2022-12-14 12:38:49
...

林群,福州人,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的研究,通过计算方法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新算法的推出,将误差降到最小。新方法被应用到核电站和堆石坝的计算中。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姓名:林群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35.7.15

籍贯:福建连江

1、人物经历

我没有那么好运气


中科院院士林群

对于林老师而言,莫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给数学界留下自己潜心研究的优秀成果。他一生中有过无数次的计算和试验,能让自己满意的结果却往往被证实是错误的,或者是前人已经有了,而学界没有过的研究却总也不能令自己满意。他认为,在所有的同龄人当中,陈景润是幸运的,吴文俊是幸运的,他们都把自己毕生的心血记入了史册,在这一点上,我远没有那么幸运。诚然,正如林老师所言,和我一样不幸运的人还是多数的。

主观努力是成功关键

林老师求学时所处的环境正式解放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全面学习苏联的时期,我很有幸的能够学到苏联先进的知识。陈景润,他所处的环境却是左倾思想泛滥,当时,他的学术受到了严厉的批判,那个时候的陈景润,就靠装病来赢得做学问的时间和空间,每天除了白天必须的劳动之外,他就躲在被子里,拿着手电筒继续计算。他最成功的研究就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的封闭的环境下做出来的。我们现在的环境显然要比当时强几百倍几千倍,可是,能够取得陈景润那样成就的人却越来越少,可见,主观方面的进取和努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性格将最终战胜智力

林老师始终在强调一点:性格比智力要重要。林老师口中的性格,说的是对学术的热爱,对学术的忠诚度,以及坚决的态度和毅力。他认为,其实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天才的大脑是例外,是绝对少数。华罗庚、陈景润的智力当然是比较好的,但是跟性格相比,最后还是性格取胜。智力好的人有的是,后天的努力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智力,但是性格上的欠缺,可能就是一生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弥补和改变的。

在研究方面我并没有什么成就感

一个时期的工作会影响你形成某一种观念或者是信念是林老师最喜欢的一句人生格言。他始终坚信,不管你做什么,学习也好,研究也好,一定要刨根问底,通俗的话叫做打破砂锅纹到底。这是一种做事情一定要刨根问底水落石出的决心,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你没有刨根问底,你没有做到水落石出,你就不能停止,你必须继续追求,直到一些事物浮出水面,使你一目了然的时候,你才能够甘心。

别吓退科学爱好者

林群说,有一种吸引科学家与大众之间双向交流的机制,科学家为了使社会了解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主动向公众宣传科学研究。为读者写科普文章,在欧美科学家中也已经形成一种惯例。他们觉得有义务向公众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因而也产生了许多举世公认的世界级科普名着,如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等。这些书在国外几乎是家喻户晓,影响着几代人的成长。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曾在书中写道:“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的每一个方程都会使这本书的销量减半,为此我决定一个方程也不用。然而,最后我确实用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着名的方程E=mc2。希望这个方程不会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

林群认为,中国的科普工作应该借鉴国外科学家的做法。前段时间,他把自己的一份演讲稿提前发给了北京四中、北京五中等学校的200多个中学生。有一位中学生给他写信说:“您写的我们看不懂。我来帮您修改。”后来,林群干脆把这个中学生“拉”了进来,“很多时候我不讲,让他替我讲,这样效果更好”。说起自己的这一“创新”,年过70的老院士不禁有几分得意。

*限制科普事业发展

林群说:“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介绍说,像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苏步青的《漫谈数学》、吴文俊的《几何问题的力学证明》以及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等,都是很优秀的科普作品。而被评为中国好书之一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凝聚着中国许多老一代科学家的辛勤汗水以及对科普事业的关爱。

然而,目前中国由科学家组成的科普队伍并不算强大,更多的科学家远离公众,处于“边缘化”状态。究其原因,林群认为,科学家一般忙于科研,能抽出来搞科普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此外,有些科学家也认为,写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比起在核心期刊上发篇论文更难。

林群同时指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对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很不理解,甚至认为是科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中国的科研评价机制不完善,仅仅以科研成果衡量其科研成绩,但对于那些花了精力做科普的科学家就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更没有经费支持。科普没有经费支持,这是制约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很大问题。目前,科学家从事科普只是尽义务,很难申请到经费”。

“这不能很好地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林群说。

“观念的创新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最重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在出席中国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说,“创新的观念在科学研究中很重要,对我们的民族、中国的国家更加重要。”

林群是中国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领域内着名的数学家。他举例说,“过去,我们一直在引进国外技术甚至成套成产线,不吸收不消化,设备用坏了之后再去国外买。现在,强调引进之后要吸收和消化,然后进一步创新。这就是观念的创新。”

“没有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很多事情不会自觉建立起来。”林群还记得,中国科学院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初召开过一次座谈会,有的科学家提出,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每篇文章怎么发表?甚至有的科学家提出,创新就是“创薪”,不过是想方设法向国家要钱而已。林群说,这些错误的理解都没有真正理解创新的内涵。

现在,经过艰苦努力之后,大家都见到了创新的成果,很多科研人员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对于科研人员所有的评审、考核都要求具有创新点,创新意识已逐渐在科技人员中深入人心。很多科研人员表示,观念改变之后,创新并不难。

“在很多领域,如果我们一味地模仿、跟踪,永远赶不上外国人。只要转变观念,我们就会做出很多优秀的工作。”林群说,中国过去的很多科研成果,不过是在外国人的成果基础上再增加一点内容。他用了非常形象的一句话来形容,“过去,中国最好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外国花盆里的一朵花”。林群说,最关键的是要实现观念的改变和创新,不能跟着外国人屁股后面走。

林群的研究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把困难的数学理论简化再简化,直到大学生能读懂为止。林群谦逊地表示,在数学教育领域,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果,但观念转变之后会发现完全不同的视角,他非常有信心。

林群说,“我们就是要通过观念的改变和创新,把海水抽干,让真理露出水面,水落之后才能石出。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是要把数学的海水抽干,让广大学生都享受数学的财富。而不是让人看不懂、听不懂数学,甚至惧怕数学。”

林群认为,现在有一个现象很好,把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平民教育,这是我国教育观念的重大改变和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仅靠少数精英,而是要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

林群一再强调,观念的改变和创新对于中华民族至关重要。

2、社会职务

林群,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男,1935年7月生,原籍福建省福州(连江),无党派人士,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竞赛组委会主任;是天津大学兼职教授。1995—1999年曾连续两届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成员,我国筹办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筹备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河北大学引进院士。林群院士是我国在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领域内着名的数学家、学科带头人。

3、个人思想

林群说,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科学,这使它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成果看起来不是那么很显眼,不容易引起社会和普通人的注意;但也正是因为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数学所起的作用往往具有决定意义。一些新兴学科,比如克隆技术,就不一样,社会和普通人很乐意跟着科学家们的思维走,而不管这种思维是否对人类长远发展有益,这使一些科学家把注意力转向纯粹的发明并以此为乐,甚至变得一味贪图标新立异,全然不顾做出的结果对人类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表面看起来,数学的确跟社会、跟实际离得比较远,但社会对数学的需要只是它露出海面的那部分。比如说我们经常使用的,可能是手机,可能是最时髦的纳米技术,但在手机、纳米技术背后却是数学,主要是算法和方程在起作用。当然,对普通人而言,关心数学上的算法也没什么意义,他只会看到由数学方法物化出来的工具。这也不怪大众,社会是一个整体,它是互相联系的。我们讲系统工程,局部常常带动全身,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正是有了包括数学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计算机方面取得的进展,基于算法方面的构造,才有了现在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但无论如何,总是有在前方的,有在后方的,数学就相当于其他学科的后勤。因此,完全可以说,数学家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们一道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没必要争论到底谁做的贡献更大。丘成桐经常说,工科的基础是理科,比如手机、纳米,它的基础是物理,是电磁波和量子力学;但物理的基础是数学,电磁波理论和量子力学事实上都是数学方程。这是一连串的东西。我们现在看见的,物理排在第二位,数学更看不见了。越基础的东西,反而退到后面去了。生物学能够表现出来,能够被老百姓所熟知,是因为它在人类健康方面,对医疗、医药有很大贡献,但现代制药过程中也有好多算法,比如配方,需要的算法甚至很深、很复杂,很多都是全新的创造性的算法,但这些算法在制成的药物中是看不见的,大家只管吃药就行了。

数学经历过几次大发展。最早是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他的惊人之处不在于收集了多少几何定理,而是他首次以公理-逻辑推理-定理的方式,将许多定理串在一起,重组了几何世界,即从少数的公理或公设出发,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导出所有的几何定理,给复杂的几何世界带来了次序,建立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成为他之后其他科学包括哲学人文科学的最好榜样,人类一直沿着这条路子走到今天。《几何原本》仍然是今天全世界必读的中学教材,所有其他版本都只是它的通俗改写,并没有内容或方法上的更新。这个“原本”影响了世世代代人的思维方法。记得几年前,《参考消息》曾经登载过欧洲人评选的10部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着作,其中《几何原本》和《圣经》同时被收入。第二个大发展应该是17世纪的微积分(包括解析几何),使数学对固定不变事物的研究进入了对于变化运动事物的研究,使科学由古代的定性研究进入近代的定量研究,包括从天上如太阳系,到地下的运动规律。这个大发展,即从《几何原本》到微积分,大约经历了2000年,可见,数学的大创新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结果。以后当然还有不同程度的种种发展或创新。但是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这些发展和创新可能属于微积分,包括解析几何这个主流的延续和发展,难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非欧几何的发现可能是一个例外,因为它是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并可用于解释万有引力。对于数学家来说,这似乎有点不公平。按杨振宁的说法,物理学的理论框架也许有10个数学方程式,包括狄拉克方程式、海森伯方程式、麦克斯韦方程式、牛顿方程式、爱因斯坦方程式等。正是这些方程式导致了当今社会通讯技术,例如人们常用的手机,以及社会上炒作很多的纳米技术等的改进和发展。科技进展新闻中虽难得涉及数学,但历次都涉及计算机,可是计算机的诞生、设计与发展,其基本理论都是有关算法的。这些算法是由几个数学家奠定的,这就是上个世纪的图灵、哥德尔、冯?诺伊曼,他们的名字被列入上个世纪评出的“百年百名科学家”之中。

4、个人荣誉

1970年以后,他在对微分方程求解的加速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果,形成了系统理论,被国内外同行公认为“开创性的工作”,并被列为“当今最有希望的三种加速理论之一”。

1993年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1999年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1999年曾连续两届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现为中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筹办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筹备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河北大学引进院士。林群院士是中国在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领域内着名的数学家、学科带头人。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1年获得捷克科学院数学成就奖。

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

专著:《微积分快餐》,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林群,1935年生于福建,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随即来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研究计算数学,特别是微分方程的高效率,高性能算法,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

上一篇:再生混凝土

下一篇:天津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