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淋巴瘤
原发于淋巴组织的肿瘤都是恶性肿瘤,原发性胃淋巴瘤多发生于50-60岁年龄组,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以海南省的发病率最高。本病可能于某些病毒的感染有关。其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以及治疗方式等有关。
科普精粹
- 淋巴瘤青睐哪些人?
- 什么是胃淋巴瘤?
1、概述
原发于淋巴组织的肿瘤都是恶性肿瘤,原发性胃淋巴瘤多发生于50-60岁年龄组,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以海南省的发病率最高。本病可能于某些病毒的感染有关。其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以及治疗方式等有关。
2、病因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病因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可能于某些病毒的感染有关;恶性淋巴瘤病人被发现有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故推测可能在某些病毒的感染下,出现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和失调而导致发病。另有研究,可能与全身性因素引起胃局部淋巴组织的异形增生有关。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3、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上腹痛、上腹饱胀、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嗳气、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上腹部压痛、包块,可有发热、贫血貌、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腹水征。
4、检查
1.化验检查
查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及贫血程度;粪便隐血试验是否阳性。
2.X线检查
钡餐检查X线片上可见多个不规则充盈缺损,如“鹅卵石样”改变;观察胸部X线片可了解肺门、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有助于临床分期。
3.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
可发现黏膜下肿块及其位置和大小,并可取组织活检;表面有无糜烂、出血或坏死。超声胃镜可见侵犯深度及胃壁各层变化和了解胃周淋巴结和邻近组织器官的情况。
4.CT检查
可进一步了解肿块部位、范围、大小、胃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以及邻近脏器有无占位病变和肝、脾是否肿大。
5、鉴别诊断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症状常与胃癌或胃溃疡相似,须注意鉴别诊断。
1.胃癌
除病理以外,临床上原发性胃淋巴瘤与胃癌的鉴别确有一定的困难,但前者主要特点为:①平均发病年龄较胃癌轻;②病程较长而全身情况尚好;③梗阻、贫血和恶病质较少见;④肿瘤质地较软;⑤肿瘤表面黏膜完整或未完全破坏。
2.假性淋巴瘤
二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均极为相似。在组织病理学上可加以区别。
6、治疗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手术切除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均优于胃癌,并且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均有良好的反应,故对原发性胃淋巴瘤应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基本上与胃癌相似。大多数学者对切除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原发病灶持积极态度。
对于ⅠE和Ⅱ1E期的病变因病灶较局限,以手术治疗为主尽可能地根治性切除原发病灶及邻近的区域淋巴结,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达到治愈的目的,Ⅱ2E、ⅢE及Ⅳ期的病人则以联合化疗与放疗为主,若患者情况许可,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以提高术后化疗或放疗的效果。
原发性胃淋巴瘤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梗阻出血及穿孔等,若不能根治切除也应争取作姑息性切除;姑息性切除术不但有助于防止或解除并发症而且其残留的转移瘤有自然消退的可能,亦有报告在姑息性切除术后辅以放疗,部分病例仍可获长期生存,因此对本病姑息切除手术应较胃癌更为积极,对已不能施行姑息切除的病例术中可将肿瘤定位后,予以术后放疗也常获得一定的疗效。
2.放射治疗
鉴于淋巴瘤对放射的敏感性,通常将放疗作为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或作为对晚期病变不能切除时的治疗。放疗成功的前提是需要精确的病灶定位及分期。一般照射剂量为40-45Gy,肿瘤侵犯的邻近区域照射剂量为30-40Gy。
3.化学治疗
原发性胃淋巴瘤对化疗敏感,化学治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疗效。通常采用联合化疗的方法,较常用且有效的联合化疗有MOPP、COPP及CHOP等方案。近年来,临床或临床实验性治疗所启用的联合化疗方案亦相当多,主要有ABVD、CVB、SCABVABCDM-BACOD等,据报道均获较高的5年生存率。
7、预后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即具体包括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程度有无远处转移)、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以及治疗方式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