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春
郑永春,博士,200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环境保护专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兼宣传外联组组长。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地质的研究,在月球和火星土壤、行星资源就位利用、行星表面环境、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目标与未来发展战略等领域有新的认识与理解。郑永春博士研制成功了国内首个模拟月壤,分析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探测数据,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全月球微波图像,发现了200多个月球热异常区域。
1、人物履历
2004年开始从事科普创作。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普创作协会理事、上海科普作家协会荣誉会员。新华社中国特稿专栏作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特约评论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特约评论员、《知识分子》签约作家。知乎、科学网、中国科普博览知名博主、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特约撰稿人。中国科协《科普中国》深空科普团队负责人、中国少年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指导教师等。
香江学者计划首批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会员,曾担任探月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学术秘书、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学术秘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兼宣传外联组组长、国家天文台青促会小组首任组长、中国天文学会青年天文论坛发起人之一、国际行星学会会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代表等。
2、学习经历
200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环境保护专业,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王世杰、李春来和欧阳自远院士。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从事科学研究至今。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工作和访问多年,曾经学习和研究的领域涉及天文、行星、航天、地质、化学、农业、环保等。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为月球与行星科学、太阳系探测、载人深空探测等。
3、获得荣誉
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届优秀会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有功人员奖、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奖、香江学者奖、中国科学新闻人物提名奖等。
2016年5月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宣布其获得其中的卡尔·萨根奖。该奖项授予中国行星科学家郑永春,因为他“不知疲倦地向*进行行星科学方面的科普,并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科学”。
4、主要作品
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传播太空探测进展和行星科学新发现。在新华文摘、科学世界、环球科学、中国国家天文、天文爱好者、太空探索、三联新知、金融博览等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航天报等报刊,知识分子、赛先生、中国科普博览、人民网、腾讯、新浪、网易、搜狐、果壳、中科院之声等新媒体,发表科普文章100多篇,均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津科技馆、东莞科学馆等科普场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装甲兵学院、装备指挥学院等高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北京第三十五中学、首师大二附中、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中、牛栏山中学、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朝阳外国语学校、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小学等进行科普报告50多场。
着有《飞越冥王星》,参与编写《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中国探月》、《蟾宫揽胜——人类认识的月球世界》、《月球与深空探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