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植物科普

第三军医大学揭示肿瘤免疫新机制

科普小知识2022-05-19 05:29:20
...

最近,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际*胃肠病学杂志Gut上发表了自主原创的网上作品,揭示了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机制,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在胃癌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科学家对“嗜中性粒细胞”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也没有基于嗜中性粒细胞的治疗方案——这些细胞不仅寿命短,“不能存活”24小时,而且还会流出骨髓,与肿瘤组织相比,这似乎是一个“过客”。以前对这种细胞的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一些研究证实了中性粒细胞对“肿瘤杀手”T淋巴细胞起促进作用,而另一些研究证实了中性粒细胞对T细胞起抑制作用。

经过三年的系统研究,邹和第三军医大学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manor团队发现中性粒细胞在调节t淋巴细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它们在胃癌肿瘤微环境中激活/抑制的“双重身份”,可以称之为“肩并肩”。

更重要的是,他们证明了中性粒细胞主要依靠一种叫做帕金森-L1的免疫抑制分子来抑制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并进一步发现了该因子的“调节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调节方法,从而揭示了中性粒细胞调节T淋巴细胞的内在机制。

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该通讯的合著者之一Manor指出:“在胃癌的免疫治疗中,要么可以选择免疫抑制分子PD-L1作为直接靶,要么可以选择其‘调节剂’GM-CSF作为间接靶,这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PD-L1阳性中性粒细胞也可作为监测肿瘤微环境的新指标,其反应水平可用于判断肿瘤微环境状态,从而为肿瘤治疗的术前调整、方案选择和术后治疗提供指导。”Manor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对肿瘤微环境的监测重视不够,这一发现有望在国内三级医院逐步推广,以加快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肿瘤免疫的个体化治疗”。

该研究成果的共同主要作者是该研究中心的博士生王婷婷和该校西南医院普外科的赵永亮教授,他们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