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校如何推进人才分类评价

科普小知识2022-02-10 21:31:38
...

3月3日晚,教育部人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事部一级督察长赵(中)、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左)参观了中国教育出版社“两会”电子政务记录,并就推进人事分类与评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由我们的记者张劲松拍摄

新旅程和采访

“双一流”建设必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对于树立正确的就业导向,鼓励和引导人才的专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3月3日晚,教育部人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事部一级督察赵、委员、东北大学校长参观了中国教育出版社“两会电子政务档案”,并就如何推进人才分类评价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促进人才分类和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记者:《关于推进高校分类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意义是什么?

赵:意见对高校意义重大。2016年,**在年初发布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三个文件构成了一个顶层设计,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校人才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也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南。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系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包括高校在内的我国教育系统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为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高校人才评价机制仍存在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法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低、用人主体自主性落实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评估文件的出台将促使社会形成一个科学的、社会化的、市场化的人才评估机制,明确定位、精确科学、规范有序、择优选拔,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的活力。

赵霁:文件来得正是时候。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培养为现代化和新“两步走”战略服务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两个一流”大学,培养领军人才和精英人才。这需要最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最高水平的教师来支持和领导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分类评价,高校早就呼吁了。这一次,我们非常激动地在国家层面推进这一进程。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定位,每所学校的使命和责任也不尽相同。要引导学科团队和教师走向何方,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该意见为高校人才评价提供了指导和总的方向。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发展和定位,切实贯彻落实*文件,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

记者:这份文件的亮点之一是,它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来解决“一刀切”的评价标准问题。你怎么想呢?

赵:解决“一刀切”的问题,要从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入手。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品德、能力和绩效,确立综合评价取向,建立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的教师和人才评价机制。高校教师和高层次人才肩负着传授知识、育人和培养品德的责任。因此,道德评价应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过程中,教育部坚持把师德放在首位,“两个不能有”,即“不能有政治问题,也不能有师德问题”。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以基本资格当选。

分类评价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大学,大学应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去年,教育部等5个部门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简化管理、分散管理、优化服务领域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增加了高校的自主权,“放权给高校,放开人才”,有利于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人才评价标准,甚至细化每个岗位的标准。但高校也应重视人才评价的循环。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考核周期。有些职位可能适合一个评估期,而其他职位则适合年度评估。评估权重不同。学院和大学必须学习这条规则。

赵霁:该文件强调多种评估方法的创新。然而,实施多元评价后,如何收集客观数据,由谁来评价,如何平衡标准,如何使实际评价结果更有说服力、客观和准确,是一个难题。只有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自主发展,达到评价和激励的预期效果。为了防止“一刀切”的问题,学校也需要引入措施和详细的规则,使概念和“意见”真正落地。

如何推进不同领域的人才评价改革?

记者:完善教育人才评价体系是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你认为如何深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

赵霁: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人才。如何实施是关键。一所好大学或“双一流”大学应倡导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追求学术卓越和研究卓越,瞄准学术前沿和科学前沿进行艰苦的研究,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当然非常重要。然而,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无论研究做得多好,人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教师,培养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职责。科研与教书育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们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指挥棒方向设计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些教师在工作安排上往往容易产生困惑,导致在人才培养上投入的精力不足或学校资源配置不足。为什么会这样?由于人才培养效果的周期相对较长,评价也相对复杂,培养人的效果有时不容易在短时间内看得见摸得着,而其他方面的工作可能更有启发性,能很快显示出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期望,所以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都面临着这种压力。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在一流奖学金的基础上培养一流人才。文件强调,深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将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思维是一个有美德的人。

赵: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刚才我讲了人才评价中品德、能力、成绩和贡献的综合考虑。品德是先决条件,教师必须上课。例如,教授必须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大学教师最重要的特点是传授知识和教育人,同时承担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责任。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些方面。教师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记者:文件强调对科技人才要进行有代表性的成果评价,突出研究成果的质量、原始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如何改变将论文、专利、项目、资金与科技人才评价直接挂钩的片面做法,建立和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艰苦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赵:代表性成果评价是用最能代表人才水平的文章和作品来评价人才的一种制度。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是一种趋势。代表制在不同的岗位上实际上有不同的含义,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或人文社会科学。必须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教师和人才制定不同的标准,以充分体现针对性,从而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还有发展评估的问题。发展性评价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研究的问题。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我认为发展性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诊断性质。有必要观察教师在每个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缺点,在青年、中年或老年、高层次的人才成长阶段,诊断教师在学校、教师岗位和环境中的地位,并鼓励教师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改进是最重要的。评价是一根指挥棒,直接关系到如何使用人才、如何激励、如何给予待遇等。只有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全面地评价人才。

赵霁:该文件强调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估,突出研究成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原始价值和实际贡献。改变将论文、专利、项目、资金数额与科技人员评价直接挂钩的片面做法,建立和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艰苦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那就是,在未来,我们不会把重点放在论文或专利上,而是会把重点放在质量上。我们将选择真正做出贡献的人才,并通过相对公平的方式展示他们的水平。这是本次分类评价的重点和方向。

记者:你如何科学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人才?这也是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

赵:*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发现、培养和聚集一批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中西合璧的思想家、理论家,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学术带头人, 建设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类型齐全、梯队联系紧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教育部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根据部党委的指示,在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我们始终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优先。特别是2017年,我们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偏好。我们在哲学和法学团体中进行了实验,培养了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的四名杰出教授和四名年轻学者。我们还公布了候选人,并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所以在组织和实施人才工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不同情况,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

赵霁: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必须坚持*的中国特色*新时代,坚持正确的评价方向,这对哲学社会科学非常重要。我认为哲学和社会科学在大学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理工科大学缺乏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校也会缺乏思想,学校文化会相对单一,创新会薄弱,思想会容易保守。这不利于学生和老师的成长。因此,高校必须注意哲学社会科学与学科生态发展的平衡。

赵: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聚集的高地,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80%以上。因此,团队建设非常重要。他们不仅应该研究课题,还应该训练学生。下一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将进一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倾斜。

如何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

记者:该文件提出要完善对青年人才评价的激励机制。如何建立和完善优秀青年人才推荐制度?

赵:我国高校教师总数约160万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9.8%,即111万人。可以说,青年教师的数量已经是大学教师的主体。

教育部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和青年人才的培养。2015年,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系统中启动了一项青年学者计划。2015年和2016年,共有440名杰出青年学者入选。2016年,《关于深化人才发展*和机制改革的意见》还提出,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培养,建立和完善包容性青年人才支持措施,加大对科技、教育等各类人才项目青年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

从2015年和2016年的情况来看,长江学者的平均年龄只有38.9岁,不足40岁。其中,自然科学和工程学者只有37.7岁,非常年轻。他们中80%以上是党员。这些年轻学者中有一些受过党内生活的训练,许多人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过。对他们来说,世界观还需要进一步形成和巩固,他们对国内形势的了解需要加强。因此,*提出要加强政治引导和政治吸收,做好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因此,我们每年都在井冈山和延安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青年考生举办国情培训班,效果很好。年轻的学者通过他们的研究对中国*的成长和斗争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对党的感情越来越深,对我们国家发展到一个新时代更加自豪。一些年轻的长江学者告诉我,他们年轻的时候读过小学课本,“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被鲜血染红了”。现在他们终于意识到了。

除了政治指导和政治吸收,我们还必须加强我们的服务。除了为包括青年学者在内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条件和氛围,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外,还应有效解决包括自身健康问题在内的人才担忧。

赵霁:坚强的年轻人让国家变得强大,坚强的年轻教师让大学在未来变得强大。我想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目前我们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要注重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实力,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双优”高校。目前,许多大学倾向于关注高端部分。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但我们必须跟上后面的工作。毫无疑问,高端人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产生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和学术贡献。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无论一名教师有多优秀,他总是通过每一门课程(不限于纯课堂理论教学)和通过特定的教学课程载体以及杰出的研究成果来面对广大学生。如果你不在知识体系上创新,在课程上努力学习,你不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也许他只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一流的课程,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因此,未来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师资队伍建设,主要矛盾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激励。

要根据青年教师的意愿,把他们放在最佳位置,采取多样化、多样化的分类评价和激励措施,对青年教师进行评价、激励、培训和成长。系统、系统、环境和大气非常重要,必须跟上。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发扬高校帮助和引导老、中、青年教师的优良传统,传承我们的教育优势。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优秀的同行专家应该有发言权,他们(这个群体)最有能力选择最好的年轻教师。因此,我认为伯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他老师和优秀的教授。

赵:人才流动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天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固定人才是不可能的,但他们必须合理、正确地流动,并有指导。这里也呼吁东方大学给予西方大学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领域,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人才的成就。我们不能靠“挖”其他大学的人才来显示所谓的“人才成就”。

赵霁:对这件事的分类和评价不能只看评价本身。成为科教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的重要举措。我知道这是*中国特色*新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开发思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的学校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和长期奉献的顽强精神,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并真正加以实施。我呼吁大家共同为大学评估和人才评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尽快根据国际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形成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大学分类评估体系,鼓励我们的大学科学定位、追求卓越、树立特色、创造一流。

赵:大学教师最重要的特点是教书育人,同时承担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职责。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些方面。教师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赵霁:对这一问题的分类和评价不能只看评价本身,而应视为中国实现科教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每一所大学都应本着扎扎实实、持之以恒的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真正做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