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133.为什么说“掌握简单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决复合应用问题的基础”?
在学习简单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你可以理解加减乘除的含义以及这些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简单应用问题是构成复合应用问题的因素。将几个相关的简单应用问题结合起来形成复合应用问题。
通过回答简单的应用问题,逐渐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算法的基础。为了理解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目的是能够将量之间的关系与加、减、乘、除的规则联系起来,并在遇到简单的应用问题时正确地选择算法并计算它们。
在解决复合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它被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应用问题,因此掌握简单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决复合应用问题的基础。接下来,我们解决两个复合应用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简单应用问题和复合应用问题之间的关系。
例1:在柳林坨镇修建了一条3600米长的运河。它原本计划在30天内完成。在实际建设中,每天都比原计划多建30米。修复这条运河实际上花了多少天?
解决方案:(1)每天计划维修多少米?
3600 \u 30 = 120(m)(总工作\u时间=工作效率)
(2)它每天实际建造多少米?
120+30 = 150 (m)(如果已知较小的数和差,则找出较大的数)
(3)实际花费了多少天?
3600÷ 150 = 24(天)(总工作\u工作效率=时间)
答:修建这条运河实际上花了24天。
这个复合应用问题通过三个步骤来解决,即通过组合三个简单的应用问题。这三个简单的应用问题是:
(1)把一个数分成几部分,找出它有多少部分。
(2)求一个以上数的加法问题。
(3)找出一个数中其他几个数的除法问题。
例2:一家农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250件农具。经过技术革新,9个月的产量比原计划年产量增加了150多台。技术革新后平均每月有多少台?
解决方案:(1)最初计划全年生产多少农具?
250×12=3000(部门)(工作效率×时间=总工作量)
(2)技术革新后,九个月内将生产多少台?
3000+150 = 3150(零件)(如果知道较小的数量和差异,请找出较大的数量)
(3)技术革新后,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台?
3150÷ 9 = 350(部门)(总工作\u时间=工作效率)
经过技术革新后,平均每月生产350台。
这个复合应用问题也由三个简单的应用问题组成。这三个简单的应用问题是:
(1)找出几个相同加数之和的乘法问题。
(2)求一个以上数的加法问题。
(3)把一个数分成几部分,找出它有多少部分。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解决复合应用问题的过程被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应用问题。这些简单的应用程序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并且确实是构成复合应用程序问题的因素。简单的应用问题也可以被视为基本概念问题。因此,学生应该熟悉简单的应用问题。